將開展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定級工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9-15]
9月15日電 據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全面開展博物館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國家文物局關于全面開展博物館館藏文物
定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博物館:
為進一步加強國有館藏文物的科學管理和保護利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國家文物局將全面開展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定級與備案工作?,F將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的重要意義
館藏文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是博物館發揮功能的核心資源。館藏文物定級作為文物保護管理的基礎性、關鍵性環節,是明確文物價值、實施精準管理、提升利用效能的前提。目前,全國博物館中仍有大量未定級文物,影響了文物價值認知與研究利用,制約了館藏文物分類分級管理。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博物館要充分認識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對未定級文物,特別是入藏時間較久的文物進行清點摸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本通知要求,全面推進本地區、本單位館藏文物定級工作,切實提高館藏文物定級率。同時,以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為抓手,建立健全館藏文物鑒定、定級、建檔、備案常態化工作機制,提升館藏文物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
二、規范執行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程序
(一)初步鑒定。博物館組織鑒定專業人員對館藏文物進行初步鑒定,依據文物年代、特征、工藝、來源、完殘程度等,綜合評估文物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科學區分一般文物與珍貴文物。確定為一般文物的,完善文物檔案信息,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擬定為珍貴文物的,記錄文物基礎信息,向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提交定級申請。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博物館可自主組織開展本單位館藏文物鑒定和定級,再向所在地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二)定級組織。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域內館藏文物定級工作,根據每年度博物館申請定級情況,確定定級組織形式與工作安排,統籌協調鑒定專業人員開展實物鑒定定級,出具定級意見。確定為二、三級文物或一般文物的,向博物館反饋定級意見;擬定為一級文物的,通過“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藏品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匯總報送國家文物局復核備案。
(三)復核確認。國家文物局負責對一級文物進行復核確認,定期組織國家文物鑒定區域中心等鑒定專業機構,分別對其輻射區域內各省申請備案的館藏一級文物進行復核。鑒定專業機構將按照《國有館藏一級文物定級工作指南》的規定要求,視情組織鑒定專業人員開展線上復核或實物鑒定復核,采取相應的研究手段確認是否符合一級文物標準,并通過系統將復核意見反饋至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及國有博物館。
(四)信息備案。博物館應在定級意見或復核意見反饋后3個月內,建立完善文物檔案,向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履行備案程序,并通過官網、官微等形式向社會公開館藏文物名錄及基本信息。博物館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公開珍貴文物影像數據、研究資料和數字化保護成果。
三、切實加強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組織實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應指導市、縣級文物行政部門及各博物館,定期開展館藏文物清點、鑒選等前期工作,統籌兼顧本行政區域內館藏文物定級需求,優先安排對未定級文物數量多、工作積壓久的博物館開展定級。積極協調國家文物鑒定區域中心、省級文物鑒定中心、省級文物鑒定委員會及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機構等鑒定專業機構,統籌調配人員、技術力量,為定級工作提供專業支撐。
(二)狠抓工作落實。省級文物行政部門作為館藏文物定級工作的組織主體,應全面掌握全省未定級文物情況,明確設定工作目標,科學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與中長期工作計劃,穩步提高本行政區域內定級文物數量。對定級工作開展情況及時進行總結評估,主動查找并研究解決定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確保定級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三)壓實館方責任。博物館應嚴格履行館藏文物保管、保護、研究的主體責任,做好館藏文物定級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文物提取、移動、鑒定等環節中,嚴格遵守操作規范,防止文物磕碰、跌落、丟失等事故發生。完成文物定級、備案后,及時補充更新相應賬目、檔案,確保文物級別等信息真實、準確。
特此通知。
國家文物局
2025年9月10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