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貴州六枝老坡底搶救發掘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10-12


    3月,為配合貴州六枝老坡底火電站大型工程建設,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六盤水市文物管理所對電站建設用地范圍進行考古調查,發現蔡家墳和青崗林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5—7月,省考古所組成考古發掘隊對該遺址進行了重點鉆探和第一階段搶救性發掘,同時展開詳細調查,于老坡底壩子四周坡地上又發現下大田、臺子田、丫口地、對門坡、包包寨和羅家寨6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這樣在壩子四周現已發現8處大約同時期遺址,遺址分布密集,直線距離不超過1里。其中4處遺址位于電站施工區內,4處在施工區外??脊抨爩ξ挥谑┕^內的遺址進行了重點鉆探和試掘,取得重要成果。

    遺址群位于六枝特區縣城西北約30公里的巖腳鎮老坡底村,這里系一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形壩子,周圍為石灰巖山,山體坡度較緩,地勢開闊,山下有許多坡度較緩的斜坡階地,遺址就分布在這些地勢稍高的坡地上。壩子北側有烏江上游重要支流的三岔河(又叫老坡底大河)自西向東流過。六枝至梭戛公路則從壩子西側穿過。壩子面積僅約2平方公里,四周村落稠密。遺址與現村寨緊鄰,有的甚至部分被村寨所疊壓。施工區內的4處遺址位于壩子偏南部,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發掘面積近2000平方米。

    蔡家墳遺址位于壩子西坡的仡佬寨東北側,分布在老坡底壩子第一階地與第二階地之間,是地勢最低的一處,面積較大,約3萬平方米,但遺址許多地方破壞嚴重,耕土下即是遺跡和生土,部分地方堆積稍厚,地層可分4層。遺跡主要開口在生土面上,有建筑遺跡、柱洞、灰坑、水坑等,出土物主要是陶片和少量石制品。

    臺子田遺址位于仡佬寨西南側,與蔡家墳遺址相距僅約500米,為坡地遺址,由西向東地層堆積逐漸變厚,最厚處近1.5米,地層可分為4層,遺跡主要集中出現在第3層紅燒土層面上和4層下生土面上。有房址、圍欄、灰坑、溝等。F1開口于第3層下,面積近50平方米,由40個柱洞分排組成,南北向柱洞4排,間距2米左右,東西向柱洞7排,間距約1米,每排柱洞微有錯開,但基本呈一條直線,洞徑15—30厘米,深淺不一,有的2個柱洞并在一起,個別柱洞呈方形孔,未發現灶坑。第4層下生土面上發現數排圍欄遺跡,由柱洞和眾多小孔洞組成,小孔洞呈圓形,孔徑2—4、深約10厘米??锥礂l狀分布,孔洞之間稍微錯開,長一般在5米左右,小孔洞之間分布有一些柱洞,應是房屋建筑的圍欄一類遺跡?;铱佑胁灰巹t形和袋狀2種,坑內堆積較單純。出土物主要有大量碎陶片和少量石器。

    下大田遺址位于壩子西南側墳邊組寨旁坡地上,遺址東側被公路破壞,地層為坡狀堆積,東側較厚,最厚處近2米,可分為6層,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主要是4—6層,清理出的遺跡有房址4座、灰坑10個、灶坑3個和許多零散柱洞。房屋遺跡呈具有一定弧度的長方形,有的2間相連,單間面積10平方米左右,柱洞15—20厘米,房址中間有一灶坑,坑形狀、大小不一,有近長方形、橢圓形等?;铱佑胁灰巹t形、橢圓形和袋狀。出土物有大量陶片,少量石器。

    青崗林遺址位于壩子東南側的青崗林村民組寨前,坡狀堆積,高差大,地層厚薄不一,最厚處達1.5米以上,新石器時代遺跡主要開口在生土面上,有房屋建筑遺跡3座、灰坑5個和大量零散柱洞。F1呈不太規則長方形,可分為2間,殘留柱洞20個,洞徑約20厘米,西側有一灶坑,坑內填滿草木灰。F2柱洞分布較密,結構不甚清楚,南側有一火塘,東側圍繞柱洞有一排呈弧形的小孔洞遺跡,長約15米,小孔洞洞徑約5、間距5—10厘米,應為房屋建筑遺跡外側的圍欄或籬笆墻?;铱佑胁灰巹t形和橢圓形。出土遺物除大量陶片外,還有磨制骨器和石器。

    上述幾個遺址地層堆積厚薄不一,但地層特征和出土物基本相同,即每一個遺址地層中都有一層比較純凈的紅燒土堆積,紅燒土層以上地層和遺跡中不僅出土大量陶片、石器和骨器,還出土許多瓷片和釉陶片,瓷片主要是青瓷和白瓷,釉陶片主要有醬色和綠色,器形可辨者有瓶、罐和碗等。紅燒土層以下地層和遺跡只出土陶片、石器和骨器。因此老坡底遺址群的年代以紅燒土層為界可分為2個大的時期,燒土層以上時代較晚,為宋明時期,燒土層下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新石器時代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均為碎片,陶質均為夾砂陶,且主要是夾粗砂陶,未見泥質陶。陶質疏松,燒制火候低。陶色不純,基本上是褐陶,以紅褐陶和黃褐陶為最多,次為灰褐陶,還有少量黑褐陶。紋飾主要是方格紋,有粗細之分,還有少量葉脈紋、波折紋和戳印紋,基本上不見繩紋。器形可辨者有釜、平沿罐、斂口缽、鏤孔靴形空心支座、網墜、陶餅、彈丸和器足等,未見平底器和圈足器。石器和骨器數量不多,多磨制。石器有石斧、石砧和砍砸器等。骨器均用動物骨骼加工而成,有骨刀、骨鏟和骨紡輪等。

    老坡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群的發現與發掘,是貴州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要突破。長期以來,貴州新石器時代考古一直是空白,這次在2平方公里的一個山間小壩子中發現了8處地層堆積和文化內涵基本相同的遺址群,表明它們應是同時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同一文化的小聚落,不僅為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而且對探討中國西南山地聚落遺存的構成與分布等具有重要意義。遺址雖只作了較小規模的試掘和發掘,但揭露出的遺跡卻比較豐富,有大量柱洞、房址、灶炕、圍欄、灰坑、窖穴、溝等,連間房址和圍欄建筑遺跡等在貴州是首次發現。出土陶器雖較破碎,但層位關系明確,一些器形如靴形鏤孔支座、寬折沿釜、陶網墜等在貴州新石器時代還是新器形,不僅有助于建立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序列,還有利于貴州與周邊省份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關系的探討。

    貴州省考古所正積極與基建部門聯系,力爭在電站施工前再進行更大規模的搶救發掘,提取更多的考古資料,以早日廓清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張合榮)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