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發現隋代“運兵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9-07]
日前,永年縣廣府鎮西街村民在該村小學操場施工時意外挖掘出一個地洞,據專家勘察和相關史料初步斷定,這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竇建德建設的“運兵洞”。
此洞距地表約5.5米,呈東西走向,洞壁用青磚砌筑,洞底用青方磚鋪面,洞高約2米,寬1米,洞頂煙熏痕跡明顯,從磚的年代和壘砌特點可斷定為隋唐時期?,F在洞內淤泥已達1.2米之厚,初步目測洞的可視長度約為30余米,從30米之外處向南轉向。此洞的構造、長度、起止處等正在進一步勘察。
據《廣平府志》記載,隋末農民起義軍將領竇建德在廣府城建都后,隋軍前來征討,為迷惑敵人,竇建德派人從廣府城里向城外西北方向挖了一條長22.5公里的行兵地道,把挖出的泥土筑成堆,偽裝成糧囤。地道挖通后,起義軍從城內洞口下去,沿地道從洞頭村地道口出來,然后從地面上向城內進發,這樣一直上下循回往返,使隋軍誤以為義軍兵多糧多而撤走。
據文物專家介紹,此洞具有較高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目前,該縣正按照有關政策加強對此洞的保護和發掘。
河北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