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成為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單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7-29]
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長李治國今天在此間舉行的“二00五云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聞名世界的云岡石窟目前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成為保存基本完好、旅游設施基本齊備的重要旅游景區和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云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它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左右,洞窟造像五點一萬余尊,最高的十七米,最小的僅有幾厘米,各類造像形象生動活潑,姿態飄逸雋秀。云岡石窟開鑿一千五百年以來,在自然界各種應力的作用下,上世紀中葉時裂隙縱橫交錯,坍塌現象比比皆是,石雕風化剝落隨處可見,殘垣斷壁,雜草叢生,一派凄慘荒涼景象。
一九六0年,國務院公布云岡石窟的保護范圍,形成了上中下立體交叉與遠中近多層保護體系,為保護石窟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中國政府按照“搶險加固、排除險情、保持現狀、保護文物”原則,對云岡石窟實施了“三年保護工程”,對原來岌岌可危的懸石裂隙進行了治理,搶救了一大批瀕臨坍塌的洞窟,保證了石窟及游人的安全,基本解決了洞窟的穩定性問題。
從一九九五年云岡石窟成立專門管理機構“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至今,云岡石窟的科學保護和維修走過了五十年的歷史。
為了改善環境,讓屹立在“煤都”大同西郊的云岡大佛避免煤塵飄落而披上黑色“袈裟”,使大佛“重見天日”,一九九八年,國家出資兩億多元將一0九國道云岡段改線。二00一年十二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二00二年,云岡石窟防水工程啟動,該工程將于近期舉行設計論證,工程施工也有望在年內開始。
據山西文物部門官員透露,目前,云岡石窟已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成為保存基本完好、旅游設施基本齊備的國內重要旅游景區和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中新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