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遺址位于云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東南部約3公里處,1986年當地群眾開山炸石時發現洞穴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1998年地質專家劉經仁和劉肅昆現場考察時發現石制品及動物化石,確定為舊石器遺址,同年云南省科委資助試掘及研究其地質背景,初步斷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2000和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別組織了2次小規模的發掘,發現大量石制品、動物化石、人牙化石和火塘、石鋪地面等豐富的遺跡現象。去年,考古工作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和對比,得出初步結論。
大河遺址發現的石制品來源于上、下2個層位,屬礫石工業系統。原料主要有凝灰巖、玄武巖、燧石、砂巖、硅質灰巖等。石制品類型組合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鉆具以及石核、石片等。常見修理臺面技術。棱柱狀石核、盤狀石核、龜背狀刮削器、邊刮器、端刮器、三角形尖狀器、凹缺器的出現顯示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婁哇技術特征。
動物群來自下部層位較多,上部層位較少,初步鑒定有:獼猴、東方劍齒象、最后鬣狗、黑熊、虎、中國犀、巨貘、水鹿、鹿、麂、牛、野豬、羊、豪豬、竹鼠等,屬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2個層位均發現人類牙齒化石。孢粉反映暖溫帶—亞熱帶的植被類型。
14C測定該遺址下部層位大于4萬年,鈾系法測得文化層頂部鈣版和石筍的最小年代為4.1萬年。
(吉學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