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魏氏“麗華齋”八寶印泥遺物被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3-22]
“麗華齋”是漳州的老字號,以制作和經營八寶印泥而聞名海內外。日前,包括牌匾、印鑒、商標、瓷罐和研缽等在內的一批“麗華齋”遺物在漳州被發現。昨日,筆者見到這批散落民間的名牌“珍奇”。
八寶印泥創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當時,漳州源豐藥材行老板魏長安研制八寶印泥成功,由于這種印泥香氣撲鼻、色久不退、冬不凝固、夏不透油,而且不怕火燒水浸,極受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青睞,清乾隆年間,八寶印泥被天子用以賞賜寵臣。1910年,八寶印泥參加南洋第一次勸業會,1915年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分別獲得特別獎、優等獎、甲等獎。孫中山先生曾特地為漳州八寶印泥寫下了“品重珍珠”四字,以示褒獎??谷諔馉幤陂g,八寶印泥曾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羅斯福。魏氏“麗華齋”店號研制的八寶印泥遂名揚海內外。
這批新近發現的“麗華齋”遺物包括“麗華齋”木制豎式牌匾,“麗華齋”八寶印泥價目表,制作八寶印泥所用的研缽,包裝八寶印泥所用的鐵盒及瓷罐,銷售八寶印泥時所用的商標標識及標明印泥等級的印章,還有魏氏的一批印鑒?!胞惾A齋”牌匾長111厘米、寬29.5厘米、厚3厘米,雙面都是同樣的繁體楷書字樣“麗華齋八寶印色”,估計是懸掛在店門側,兩邊都可以看到牌匾上的字。從“價目表”可以看出,當時八寶印泥分為特級和一號至六號共七個等級,價格分別是每兩32大元、16大元、12大元、8大元、6大元、4大元和2大元。特級的價格為六號(即第七級)的16倍。
據這些遺物的收藏者楊天厚稱,其母可能是魏氏后裔的義女,與魏家有極為特殊的關系,但其母上世紀90年代中期去世,許多史實還有待文史專家進一步考據研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