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周原考古又獲重大新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1-03]
新華網西安1月1日專電(記者邊江)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周公廟考古隊,2004年最后一天又獲得西周考古重大新發現--在周原西部的鳳翔縣境內,發現了西周空心磚、條形磚、鑄銅煉爐以及極有可能為西周城墻的大面積夯土層等。北京大學教授徐天進對記者說,這里的新發現對于西周考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2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學教授徐天進、副教授雷興山和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種建榮、史浩善等周公廟考古隊成員,根據鳳翔縣博物館副館長景宏偉提供的線索,來到距周公廟遺址以西約20公里的鳳翔縣糜桿橋鎮水溝村,對一處坐北朝南的山坡進行了考古調查。
在當天的田野考古調查中,考古專家發現了8塊殘缺的先周和西周時期的空心磚、條形磚。在一處田埂上,發現了一個西周時期的陶制水管,水管長65厘米以上、直徑約30厘米,管壁厚度為1.5至2厘米;在水管東邊約30米處發現了一處熔造青銅器的煉爐。雷興山副教授對記者說,西周空心磚過去只在岐山縣的趙家臺村和周公廟遺址發現過,在周原西部的鳳翔縣還是第一次發現。
引起考古專家高度重視的是,在這處山坡上發現了大面積夯土遺跡,其東西殘長約100米,高約6米。徐天進教授說,從目前調查的情況看,很有可能是西周時期的遺跡,但到底是城墻還是建筑基址,有待于進一步考察后才能確定。據了解,如果這一遺跡是西周城墻的話,將是迄今所發現的西周最高的城墻。(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