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曹操墓位置鎖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2-25

    《三國演義》72疑冢說不實

      生前崇尚儉樸死后卻成奸詐證據《三國演義》七十二疑冢之說不實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羅貫中描寫成了一個生性多疑的梟雄,為防百年之后陵墓被盜或被仇家毀壞,臨終前,遂命令下屬為自己建造疑冢72座。隨著時間的流逝,本就顯得撲朔迷離的曹操墓愈發湮沒無聞,而近日,河北省的歷史、考古學者們通過大量史料考證、實地勘察后,將曹操墓鎖定在河北省磁縣時村營鄉中南部、講武城鄉西部,以及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約5平方公里范圍內。

      “從時村營鄉中南部到講武城鎮西部,再到安豐鄉,這方圓5公里內,無論是位置還是地形,都與史料中記載的曹操墓的位置吻合?!焙愂袣v史學會會長劉心長告訴記者。

      據劉心長介紹,曹操生前就對自己百年之后的墓地位置作出了明確的安排。在他的《遺令》中,明確表示要“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經考古研究后發現,這方圓5公里范圍非常符合《遺令》對方位的描述。

      在《遺令》中,曹操還要求子孫將自己埋葬在不能出產農作物的“瘠薄之地”。而這方圓5公里范圍的地勢很高,無法引河水灌溉,土壤又很貧瘠,確實不適合作為農田,所以地理條件非常符合曹操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曹操的《遺令》中還提到了自己的后代每當登上銅雀臺向西眺望時,就能看到自己的墓地。經過對銅雀臺的考察研究,劉心長發現,從銅雀臺遺址位置登高向西看,這方圓5公里土地一目了然。

      最后,劉心長表示,曹操生前雖未稱帝,但墓地選擇也應該是比較嚴格的,而磁縣、安陽縣的這塊土地的地勢等,非常適合造陵建墓,符合那時所謂的“風水”要求。

      曹操生前要求將自己“葬于鄴之西岡上”

      西門豹祠成曹操墓重要坐標

      曹操生前要求將自己“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鄴城就在現在的河北省臨漳縣一帶,其西面緊鄰著磁縣的時村營鄉和講武城鎮。鄴城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著名的銅雀臺、金鳳臺、冰井臺就位于這里的三臺村中。

      西門豹是戰國時的鄴令,他初到鄴城時,就發現這里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百姓深受“河伯娶婦”的困擾。西門豹巧妙懲治了作惡的巫婆、地方豪紳等惡霸勢力。此后,西門豹又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開鑿了漳河十二渠,使大片貧瘠的土地變為良田,民富兵強的鄴城很快成了魏國的重鎮。由于西門豹治鄴有方,深受百姓愛戴,當地人民為他修祠建廟,祭祀不斷,西門豹祠即由此而來。

      對于曹操的《遺令》,其子曹丕等人是不能也不應該違抗的,因此,“與西門豹祠相近”就成了尋找曹操墓葬的一個重要坐標。近期,文物部門在臨漳縣發現了一塊石刻,記載著西門豹祠的重建時間等重要情況,而這塊石刻,恰恰來自歷史學者們圈定的那5平方公里范圍內。

      “以漳河為界,我們圈定這個5平方公里范圍內,又可以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從具體情況看,北區的時村營鄉、講武城鎮的地形、地貌更符合曹操對墓地的要求??梢詫@里進行考古試掘,以盡快揭開曹操墓這個歷史之謎?!?

      喪事簡辦卻被誤認為生前欺天 死后欺人

      “七十二疑?!痹潜背F族墓

      “生前絕漢統,死后欺人設疑?!搜砸哨N也灰伞M發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君尸”,這就是后世詩人們對曹操的評價。在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曹操被刻畫成一個著名的反面人物,謀奪漢室帝祚,設立72疑冢,成了一個生前欺天、死后欺人的陰險狡詐的人。

      “曹操恐陵墓被人發掘,設立72疑冢的說法并不是史實?!眲⑿拈L表示,據史料考證,唐代之前,曹操墓地的具體位置還是確定無疑的,這一點有唐太宗李世民經過其墓地時所做祭奠文章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宋以后,曹操墓的準確位置就少有人知道了。

      作為一代梟雄,其墓葬為何“消失”得如此之快?劉心長表示,這和曹操的性格有關,但這種性格卻不是《三國演義》中所描繪的奸詐、欺世。在曹操所做的《終令》中,要求將自己葬在“瘠薄之地”,而《遺令》中,更對喪葬規格作出了明確要求,即“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就是要穿著平時常穿的衣服下葬,不準用金銀珠寶來做陪葬,隨葬衣物甚至還打著補丁。

      由于曹操不肯為自己的陵墓多費銀錢,所以,他死后只過了幾年時間,陵上的祭殿就已經損壞了。由于沒有貴重的金銀珠寶等隨葬物品,盜墓賊都懶得“光顧”,再加上此后的烽火戰亂、朝代更替,曹操墓地從此無人能知曉了。

      “在曹操墓地附近,確實有不少墓葬,但經過現場考證,這些所謂的72疑冢,根本就不是曹操的,而是北朝時期的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墓地。曹操主張喪事從簡,并身體力行,卻被后人誤認為耗費巨資為建起72疑冢,成了他陰險狡詐的一個重要佐證,不能不嘆服文學作品力量的巨大,這也是曹操身后的一種悲哀吧?!币晃豢脊艑W者表示。

      “漳河水 沖三臺,沖塌三臺露出紅棺材”

      鄴城民間曹墓流傳多種傳說

      曹操建都鄴城,這里聚集了大量名流學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鄴下文人集團”。赤壁之戰后,曹操又在這里引水作舟、訓練水兵,誓與東吳決一雌雄。由于長期生活在鄴城,這里留下了不少有關曹操墓地的民間傳說。

      在這些傳說中,最主要的說法有四種:

      第一種 曹操生前在鄴城西面,現今的河北省磁縣境內,建造了72座疑冢

      第二種 曹操葬于水下,他在漳河的河底鋪設暗道,巧立機關,以防盜墓

      第三種 曹操死后沒有葬于鄴城,而是埋在了河南省中部的許昌城外

      第四種 曹操葬于鄴城的銅雀臺等三臺之下,就是現今的三臺村

      在這四種說法中,第二、第四種說法最離奇,鄴城當地曾有民謠:漳河水,沖三臺,沖塌三臺露出曹操的紅棺材,但這種說法始終沒有找到考古依據。而清代野史中記載的一漁夫發現漳河底有一大石板,石板下則有石門,石門內的石床上所臥尸體就是曹操的記載,至今也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

    (法制晚報 饒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