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碑的碑身在辦公室地下被發掘出
11月11日,先農壇附近一不足10平方米的原食品廠辦公室涌進了眾多媒體記者。市文物局利用探地雷達在此發現了用滿漢文字書寫的《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御碑。文物專家王世仁認為,該碑對研究北京建都史具有極高的價值,是北京文物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昨天,記者在挖掘現場看到,原北京方便食品廠辦公室的地板被撬開一個口子,有一個近2米深的坑,方體御碑的碑身深埋在土里??讨鴿h文《皇都篇》的碑面已露出,其他三面還被土掩蓋。王世仁稱,《皇都篇》內容與《日下舊聞考》中提到的燕墩的石碑所載文字一致,據此可推測兩通石碑所刻內容為《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
1999年,市文物局得到先農壇附近老居民的反映,稱該御碑散落在先農壇北壇門附近。今年9月初,古建館保管征集部在京輕飯店管理處(原北京方便食品廠)找到了該御碑的碑座———石質須彌座,并確定碑座的東南側為御碑的埋藏地。記者看到碑座躺在原方便食品廠的一棵大樹下,雖經風雨侵蝕,但清晰的紋飾仍露出其與眾不同的“皇家身份”。一位在此工作的職員表示,原來不知道這塊碑座的“身份”,只是把它當作在樹下乘涼的“座椅”。
在連續兩次探測失敗后,11月初,一位親眼看過石碑的老住戶提供了重要線索。他非??隙ㄊ驮诜謩e距東壇墻2.5米和北壇墻10米的位置。11月5日探測人員再次進行探測,在距離現存碑座15米處出現異常反應。11月7日上午,一大塊刻有游龍及滿文的漢白玉在距地面50厘米處出現,繼續縱深挖掘,石碑側面出現漢字并成文。乾隆言簡意賅表達建都北京緣由,有文字“右擁太行左滄海,南襟河濟北居庸。會通帶內遼海外,云帆可轉東吳秔”、“列國據此士馬強,可以雄視諸南邦”等。
目前,御碑的碑座、碑身雖已找到,但碑帽仍下落不明。市文物局公布兩部熱線電話63182461和63045608,向見過石碑的居民求征碑帽所在。
市文物局梅寧華局長表示,《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御碑發掘完整后,將作為新首博的鎮館之寶公開展示,充分發揮其研究北京皇都帝都歷史的價值。(京華時報 記者竇楠 記者張斌攝)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