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容城縣發現一座東漢磚室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1-06]
本報訊 10月,河北容城縣南河照村農民在取土時發現一座古墓,容城縣文保所聞訊后及時去現場進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等隨葬品。
墓葬位于容城縣治東北方向約6公里,北河照村東南約1000米的耕地中,南距津保公路約150米。
該墓為一座坐北朝南的長方形單室磚室墓,已被早年破壞,頂部不存,原結構不明。墓室內側南北長3.1、東西寬2.1、殘存深1.3米。墓壁以兩橫一丁砌法的雙層磚砌成,墓底平鋪“一”字和“丁”字相結合的單層磚。墓門在墓室的東南角,寬0.85米,砌有“人”字形封門磚。門前為長方形斜坡底墓道。墓內葬人骨2具,東西并列,為頭北腳南、仰身直肢葬法,所用葬具為木棺,棺底墊厚3厘米許的草灰。
隨葬品大都出土于擾亂的填土中,以細泥灰陶為主,器表皆刷一層白色陶衣。器形有陶樓、奩盒、耳杯、壺、盤、糧倉、灶臺、水井、廁所和雞、羊、狗等十二生肖的模型并骨質算籌、珍珠質串珠和銅錢、墓志銘等。其中陶樓的正面皆墨繪有大朵的云紋,水井在頂面墨繪出欄桿。銅錢放置在棺頂和骨架下,或單個或成串,數量達百余枚,皆為“五銖”,個別的有剪輪。墓志銘為一墓磚,僅剩下半截,殘存10字,豎行陰刻,隸書體,初步確識的有“十三年”等字。根據墓葬的規模和隨葬品推測,墓主人的身份為農村中的中小地主,年代為東漢晚期。
該墓的出土,為研究漢代冀中地區的葬俗、葬制提供了實物資料。
(樊書海 郭濟橋 劉志東 張 麗)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