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西藏發現一幅600年前回鶻蒙古文文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9-11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古語言學家哈斯額爾敦,最近在西藏自治區進行語言學考察時,從西藏博物館的館藏文獻中發現了一份15世紀初回鶻蒙古文珍貴文獻。

      哈斯額爾敦教授告訴記者,這份名為《普度明太祖長卷圖》(又名《噶瑪巴為明太祖薦福圖》)的長卷圖文獻長4968公分(近50米),寬66公分,共有49幅珍貴圖畫。

      據介紹,公元1403年(明永樂元年),明成祖朱棣遣使赴西藏迎請噶瑪巴活佛,公元1406年(明永樂四年)冬明成祖在都城(現南京)內為噶瑪巴建造了營盤和住地。公元1407年初噶瑪巴一行抵達南京,受到明朝皇帝、皇后、皇太子以及大臣和僧俗眾人的盛大歡迎。噶瑪巴在明朝都城南京期間,將藏族民眾普遍推崇的《甘珠爾》手抄本推薦給明成祖。明成祖任命噶瑪巴為永樂版《甘珠爾》刻本的總纂,刊梓印施。后噶瑪巴率眾僧先后在南京靈谷寺和山西五臺山設普度大齋,為已故的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薦?!?。

      《普度明太祖長卷圖》畫的是噶瑪巴在靈谷寺為明太祖設齋薦福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吉祥景象。畫面多為彩云祥光,間或有羅漢和仙人降臨。每幅都畫有如來大寶法王所住寶樓和誦經薦福的壇場、塔樓,右側附有漢、察合臺、藏、蒙古等5種文字說明。

      據哈斯額爾敦教授介紹,長卷整個畫面結構嚴謹,筆法細膩,色彩艷麗。這幅圖畫長卷是反映明朝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政治、文化、宗教關系的極為珍貴的文獻。另外,它對藏族繪畫藝術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讓專家驚奇的是每幅圖右側的手寫回鶻蒙古文說明。它與漢、藏、察合臺等文字說明內容完全一致?;佞X蒙古文說明共有23段,76行,約有2000個詞。發現15世紀初擁有如此之多的文字而且手寫的長卷回鶻蒙古文文獻,在中國境內是首次。其回鶻蒙古文字的特點,與當時流行的回鶻蒙古文的特點基本相同。其蒙古語語法形式、句子結構和詞匯,反映著當時蒙古語的特點。這幅長卷圖中的回鶻蒙古文,對蒙古語言和文字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回鶻蒙古文是從古回鶻文演變而來并沿用至今的一種蒙古文字。(新華網呼和浩特 記者阿斯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