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懷寧縣一收藏愛好者從該縣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張清代咸豐九年捐納監生的“戶部執照”。
該執照為棉皮紙,石印,長55cm,寬46cm,周邊印有太陽、云飾等圖案。執照內容為“戶部為遵旨事據俊秀王X安徽安慶府懷寧縣人,年叁拾陸歲,身中面白無須,今遵例報捐監生,京錢叁佰貳拾伍吊,所捐銀兩于咸豐玖年陸月貳拾捌日,由戶部捐銅局收訖,相應給執照,以杜假冒?!辈⒓由w了“戶部”朱?。ㄈ鐖D)。
據記載,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除科舉制外,還有“貲納”,“貲”為“貲選”是憑借錢財選入為官,“納”為“捐納”是用錢財換取官職。漢代即有“百姓納粟千石、爵一級”,此后各朝時而有之,用資財捐出身則是明、清兩朝一大特點?!肚迨犯暹x舉志》記載:“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收銀二百余萬兩,知縣捐至五百余人?!?
這張捐納監生的“戶部執照”的發現,對研究清代選官、科舉制度及地方文化教育提供了極為有力的佐證,是一件珍貴的實物資料。(江用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