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中外學者共解秦俑謎團:項羽未燒秦兵馬俑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7-28
      華商網-華商報 我們無法抗拒秦兵馬俑帶給我們巨大的誘惑,那些層出不窮的謎團,那些困惑中的茫然與解謎后的快感,都令無數專家競相折腰,并樂此不疲。在秦兵馬俑發掘30周年和秦兵馬俑博物館開館25周年之際,國內外100余位學者昨云集陜西,召開秦俑學第六屆學術研討會,對秦俑進行再次審讀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觀點。省委副書記楊永茂、副省長趙德全出席了研討會的開幕式。

      一位日本學者在會上建議,應加強秦俑學的研究,使其能成為和中國學術史上著名的甲骨學、敦煌學、簡牘學、明清檔案學等“四大顯學”并列的“顯學”。

      陜西考古專家為項羽翻案

      “阿房宮被項羽所燒”一說受到質疑。昨天下午,秦俑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研究員再次為項羽“申冤”,他提出秦俑坑雖存在火燒痕跡,但并非項羽所為。

      秦陵封土層無掘擾跡象

      據了解,“項羽焚燒秦俑坑”并非空穴來風。一些文獻曾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項羽入關發之(指秦陵),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等。不少學者認為文獻中記載項羽掘始皇帝冢,便由此推斷項羽掘秦俑坑;項羽燒了秦宮室,自然推斷項羽也燒了秦俑坑。劉占成認為這是不科學的,“歷史的記載不一定等同于歷史,我們只能把它作為研究的參考,而不能作為判斷的直接依據,更不能作為最終結論”。

      考古勘探顯示,秦始皇陵的封土層并沒有被掘擾破壞的跡象,而且封土上也僅發現了兩個直徑不足1米的小盜洞,這從考古學角度否定了項羽大規模揭頂開挖秦陵的可能性。此外,在秦陵封土中還發現了大面積的強汞異常區。汞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如果陵墓內確實遭到項羽大軍的劫掠和焚燒,那么,墓內的汞早年就已揮發干凈,根本不會形成今天封土內的仍有規律性分布的汞異常區。

      考古專家提出六大懸疑

      劉占成提出六大懸疑支持他的“質疑”:

      一、從已清理的俑坑看,每個俑坑門道的封門木遺存保存完好,沒有發現項羽大軍進坑的入口;

      二、按理說,俑坑內兵馬俑排列密集,對破壞者來說,進入俑坑后必然會推倒或蹬倒陶俑,這勢必造成俑的依次疊壓,可發現的俑坑中,東倒西歪的兵馬俑,大部分是由于坑頂下塌而造成的;

      三、沒有發現兵馬俑身上有打擊點,這與項羽大軍進坑打、砸的情景是不吻合的;

      四、沒有發現破壞者的足跡;

      五、坑內文物的移位和缺失并沒有那么嚴重;

      六、俑坑的棚木痕跡保留完整,沒有發現零亂或折斷的現象。

      目前在秦陵陵區共發現大小不一的陪葬坑180座,能確認的被火焚的也只有6座;推測可能被火焚的也只有5座而已。劉占成認為,把這一懸案嫁禍于已作古的西楚霸王,實在不公。

      秦俑館副館長昨接受采訪時說--

      今年可能再探秦始皇陵

      秦俑館副館長張仲立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秦俑館內的考古工作主要在二號坑。他說,我們現在的考古發掘理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有什么就趕快全部挖出來,我們要對后代負責。

      據介紹,目前關于秦俑的彩繪保護技術雖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還不能說完全攻克,因此,二號坑內的上千件彩俑尚不能全部暴露在陽光下。張仲立說,我們目前的原則是“每年挖兩三個就可以了”。據透露,國家今年有望再次采用先進的物探技術來探測秦始皇陵。據悉,去年年底,國家曾對外通報了物探技術探測秦始皇陵(被列入國家“863”計劃)的階段性成果,如秦陵地宮的方位確定等。

      兵馬俑發現人應歸學界

      去年年底,西安臨潼區下和村村民楊新滿等幾位農民向省文物部門“索要”秦兵馬俑“發現權”,一時引起強烈爭議。研討會上,中國國家博物館著名文物學者李先登研究員再次提出兵馬俑“發現人”問題。他認為,兵馬俑“發現人”就是袁仲一先生(秦俑館原館長、著名考古學家,當年主持秦兵馬俑的發掘)。

      李先登說,兵馬俑的發現是具有重大文化屬性的事件,應帶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成分,它的發現人只能歸屬學界。1974年兵馬俑發現之前,兵馬俑的殘片也曾被發現過,只是沒人認識,也未引起注意而已。如果認為看到便是發現,那么這幾位農民也并不是第一個看見兵馬俑的人。

      六號坑文官俑身份存爭議

      秦始皇陵六號陪葬坑因為發現了十余個文官俑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但是該坑到底反映了什么內容,其屬性是什么還存在較大爭議。

      每個陪葬坑可能代表一個中央機構有學者依據陪葬坑內發現的大量馬骨而判斷其為馬廄坑?!扒亓昱阍峥硬粫敲春唵??!敝鞒衷撆阍峥影l掘的省考古所段清波研究員提出異議。他認為秦陵的陪葬坑均是某種機構的象征,每一個陪葬坑可能對應著一個中央機構,秦始皇其實是想把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也帶入地下,以實現權力的延續。他認為應該從這個高度上看待秦陵陪葬坑的性質。

      六號坑是秦始皇近身侍臣的陪葬坑?考古工作者在坑內發現了四件“銅鉞”?!般X”在古代往往象征君權神授、軍事征伐。在執行刑罰時,有“鉞”則可先斬后奏。段清波認為,六號陪葬坑應為秦代的三公九卿中的廷尉,是掌刑辟、主刑罰的要害機構。但這一論斷依然存在爭議。秦俑館副館長張仲立經分析后認為,這座陪葬坑應是關于秦始皇近身侍臣的一組陪葬,很有可能是侍奉于皇帝左右的侍御史、謁者或侍中一類的近官。秦俑館宣教部副主任何宏則認為這座陪葬坑應屬當時秦王朝中央政權三公九卿中太仆所轄之范圍,應是該機構在地下世界的模擬和縮影。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 秦子 采寫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