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征集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護對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7-17]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28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它們的現狀如何?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案進行保護?今天,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辦公室向全社會進行招標,征集“舊石器時代遺址現狀與保護對策”。
全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現狀怎樣,目前沒有一個完整而權威的數據報告,但記者日前去過的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可能會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泰山吸引著無數的游人,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僅在泰山南麓,還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文化遺址。大汶口鎮西南衛駕村口,一座農家小院坐落在鄉間馬路旁。小院中央的黑色花崗巖石碑上面刻著白漆隸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遺址?!边@個小院就是由私人出錢修建的大汶口遺址博物館,而對面鐵路橋下的大片農田就是遺址地了。除了田中的一塊石牌,沒有任何標志指示這里曾經出土了上萬件珍貴的文物和墓葬,距今6100年至4600年前,華夏先民們就在這里生活,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遺址地,為研究我國原始文明的進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像大汶口遺址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并不少見,但具體情況到底如何,我們心里并沒有數,所以才提出這個課題,并公開招標?!眹椅奈锞挚蒲姓n題辦的楊主任對記者說。據介紹,此項名為“舊石器時代遺址現狀與保護對策研究”的課題,是為了配合制訂《古猿、古人類化石及其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四紀古脊椎化石保護管理辦法》和大遺址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而組織開展的,主要是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28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殘損破壞、保護、管理現狀展開調查,進行遺產價值、保存保護情況、土地利用、環境、管理、利用及現存主要問題的評估與分析,提出針對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科學評估方法、保護對策建議和保護規劃工作的思路,提出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可行性建議書,以提高有關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綜合保護、利用和管理水平。課題研究時間計劃12個月,成果形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專題現狀調研報告和保護規劃專項建議,包括個案調查和數據分析。國家文物局歡迎社會各界有志這項研究的人員來投標。(科技日報 記者游雪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