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7-03
      紅山文化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活動于北從西遼河流域、南到大凌河流域、勃海灣北岸并延伸到燕山以南的一支部族集團。因1935年首次發現于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后而命名。牛河梁遺址屬于紅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位于中國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努魯兒虎山谷間漫延十余公里的幾道黃土山梁上。1981年發現,1983年開始發掘至今。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十年代,被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03年第十六地點發掘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整個遺址被評為二十世紀全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世界百次考古發現榜上有名。遺址保護范圍56.25平方公里,建設控制地帶34平方公里。隨著發掘工作的進展,遺址面貌被逐步揭開。在東西約10000米、南北約5000米連綿起伏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布著女神廟、祭壇和積石冢群,組成一個獨立于居住區以外,規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遺址群。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專家、學者通過對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綜合科學研究,認為,從神廟的寫實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紅山先民已從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進入到較高級的祖先崇拜。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神權觀念,從積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等級觀念。從積石冢中心大墓和隨葬品,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人獨尊”的王權觀念。從祭壇和大型祭祀活動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觀念。從玉葬之禮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觀念和中國傳統的禮制觀念??脊沤鐧嗤耸堪雅:恿嚎脊虐l現與古史傳說聯系起來,指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時空框架可以與之相應”。因此,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址群和大量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她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證,其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術史的研究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