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敦煌遺書有了古典新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6-24
      收藏16000多號文書

      前天,作為收藏敦煌遺書最多的單位,國家圖書館敦煌遺書特藏庫落成,其落成儀式在國圖文津廳舉行。而距今104年前的6月22日,甘肅敦煌莫高窟首次發現了堆滿數萬件4至11世紀古代文獻的藏經洞。

      據了解,自藏經洞被發現以來,英、法、俄、美、日等國所謂“探險家”聞訊而來,將大量敦煌遺書、絹絲織品及壁畫雕塑掠運國外。1910年清學部命甘肅學臺將藏經洞內所有藏書“悉數運京”,解運途中又被監守自盜后余存歸入國家圖書館的前身——京師圖書館。

      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盜寶者已經將敦煌文獻中的精品盡數掠去,所剩的只是一些沒有什么價值的佛經。據國圖方面透露,在1910年劫后余存的遺書中,存在大量的遺偽經、古逸經、社會經濟文書及變文,為各學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新中國成立后,國圖入藏的近1600號敦煌遺書,相當一批是當年流散在舊官僚、舊收藏家手中的精品,價值極高,是其他收藏單位無法比擬的,如翟奉達手抄本《逆刺占》、羅振玉收藏的老子《道德經》、馬敘倫收藏過的《天請問經》等都是質量極高的敦煌文書,而館藏年代最早的則是一件寫于公元417年的《律藏初分》。

      94年來館藏敦煌遺書數量雖有較大增加,總數達一萬六千余號,為世界各國收藏之首。但由于條件限制,常年擠壓在數十個木箱中不利于保護和管理,更不便于學界使用。1988年敦煌遺書搬至新館,庫存面積比過去稍寬,然而擠壓問題未能根本解決。2002年,國家財政部經過仔細規劃,決定撥???,制作楠木書盒、書柜,并在善本書庫辟專場新建敦煌遺書特藏庫。

      歷時兩年終于落成的敦煌遺書特藏庫為古典風格,昨天的正式啟動無疑為敦煌遺書的保存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國圖館長任繼愈、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等出席了落成儀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