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古戰船遺址今年將重見天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6-23]
福建東山島鄭成功古戰船遺址進入了第二期的發掘,當筆者驅車趕到發掘現場時,看到正逢退潮,已有兩門古大炮裸露在海灘上,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考古隊的隊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有的忙著搭筑鋼架堵住圍堰缺口,有的忙于搬移沉船遺址周圍沉積多年的破爛漁船、石塊等障礙物。
考古隊員劉春健介紹說,東山島鄭成功古戰船遺址于2001年初被發現以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組成的考古隊多次到現場進行調查探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2003年11月16日鄭成功沉船遺址進入第一期正式發掘,對沉船遺址的范圍大小、文物保存狀況等做具體勘測,首先布好“探方”,即在遺址可能的范圍內潛水支起一個個立體框架,每個探方2×2米,共布設探方達250多個,并在每個探方框架內測繪、畫圖、攝像、拍照等,然后構筑鋼架圍堰300多米,直至今年春節前,因天氣寒冷而停下來。
今夏鄭成功古戰船遺址進入第二期的發掘,考古隊近10名隊員于6月16日進駐冬古灣,主要任務是清理、掃除沉船遺址表面和四周多年沉積的破舊小漁船等雜物,安裝供電、供水和4臺抽砂機械設備。6月26日,還將有20多名考古專家和國家大批潛水隊員趕來參加發掘。這次兩艘古戰船發掘工作時間較長,預計年底圓滿結束。鄭成功戰船當年因何會沉沒海底?鄭成功戰船上尚有多少兵器等寶藏?隨著挖掘工作的進行,相信這些秘密不久將一一揭曉。
東山島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主要軍事基地之一,現在保留完好的有九仙山上的鄭成功水操臺和《仙嶠記言》碑刻,有大澳港的“萬軍井”等大量的鄭成功活動遺址。許多史料上均有鄭成功乘坐的“中軍船”和“先鋒船”高達十幾米,長幾十米,乘幾百號官兵的記述。但過去從來沒有發現過他的戰船遺址?,F發現的兩艘鄭成功戰船遺骸和武器等文物,對于研究當年鄭成功如何收復臺灣,在東山造船、練兵等活動的史實,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據了解,國家博物館己決定在東山島建設鄭成功古戰船等水下文物保護基地,現己征地100畝,正在進行規劃、設計、資金籌措等前期準備工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