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我國最早冶鐵遺址出土罕見農具 眾專家難呼其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27
    河南報業網訊:筆者從舞鋼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一件從舞鋼市尹集鎮許溝古冶鐵遺址出土的特大稀奇古代鐵制農具,最近幾天給該市8位文史學者和農機工程師等出了個難題,大家聚集在該市市志辦公室,睹物查典,鑒定出該稀奇物為鐵制農具,由于該農具出土在我國最早的古冶鐵遺址,故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但遺憾的是,至發稿時,大家也未能確定這件罕見的鐵制農具究竟叫什么名字。

      據平頂山晚報報道,舞鋼冶鐵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2600年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就以生產利劍聞名。解放后,舞鋼市境內先后發現有許溝、溝頭趙、翟莊、尖山、屹土當趙等5處古代冶鐵遺址。全國第三次金屬史學術研討會明確指出,這些冶鐵遺址都是全國最早、最先進的冶鐵遺址,在中國鋼鐵技術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件鐵制農具的出土地,位于許溝古冶鐵遺址南端一座名叫四楞崖的山嶺上。該山嶺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100多米,相對高出地面約20米。3月18日,在此出土的該件鐵制農具重達6.3公斤,底面為拋物線形,上部為中間有脊線的三角形。該農具體長33厘米,底面寬27厘米,呈后寬前窄中空狀,上部被中間脊線分為兩個坡面。中空深26厘米,中空呈等腰三角形如圖)。受長期氧化的影響,該鐵制農具的鐵皮因銹蝕而出現從2厘米至1厘米厚薄不均的現象。

      從3月18日下午至3月23日,舞鋼市市志辦公室主任范平等人查閱了大量文史典籍,遍訪了該市地質、冶金、農機、文物考古等有關專家、學者,但還是沒有得到該件鐵制農具的準確名稱。目前,他們正與省有關專家取得聯系,對這一古農具作進一步鑒定。(尤黎明白東亮葉新沛文/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