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為宋幼帝住過 珠海南澳挖出"太子樓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19]
南方網訊 近日,南澳縣文博部門在云澳鎮澳前村東側清理平整地基時,掘出一塊面積為200多平方米的宋代建筑遺跡。據考古人員分析,該遺跡由于與《南澳縣志》所載的宋“太子樓”遺址近在咫尺,因此疑為南宋末期退經南澳的南宋幼帝趙昰及其弟趙(上日下丙)住過的“太子樓”建筑遺跡。
據該縣海防史博物館館長柯世倫介紹,本月上旬,他們在云澳鎮澳前村清理擬建的宋代王室石雕的基礎開挖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這處宋代遺跡,從中發掘出一批湮沒地下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宋代筒瓦、板瓦、蓮花紋圓形瓦當、方形地磚、扇形磚、大量陶瓷遺棄物及大型建筑才具備的石柱礎、石地梁等建筑構件。在上報省文物處知悉后,省文物考古所于近日派出專家上島協助鑒定。
遺跡與史料記載近在咫尺
根據考證,該遺跡系宋時所建。由于發掘到的遺跡與1945年《南澳縣志》記載的太子樓遺址處于同一區域,且近在咫尺,因此,文博人士認為該處極有可能為公元1276年南宋幼帝趙(上日下正)及其弟趙昺退經南澳時建起的行宮遺址,也有可能是宋帝入住過的當時島上就已建好的寺廟等大型建筑的遺址。
據了解,南澳“太子樓”遺址位于南澳縣云澳鎮澳前村東側。樓址地面曾有許多粗糙陶片瓦礫,更有巨石一堆,其中有石刻文字20多字,史家曾加考證,尚未定論。
相關資料:
據史料記載,公元1276年,因元兵進逼,南宋皇室自浙江而福建維舟南下經饒平退至南澳島,駐扎時間長達月余。之后,在南澳民間一直流傳有“太子樓”的傳說。但“太子樓”是什么樣子,后人一直不得而知。
1986年,南澳縣博物館于鐫著石刻文的“太子樓”巨石上刻上“太子樓遺址”字樣以供游人探考尋幽。(編輯:趙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