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簡牘文化中心將在長沙建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19]
從長沙市簡牘博物館獲悉,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最新追加投入700萬元對長沙吳簡進行清理保護,與此同時,主體建筑已經完成的簡牘博物館正在積極籌備前坪拆遷綠化和陳列布置工作。一個全國最大、功能立體化的簡牘文化中心呼之欲出。
1996年10月在長沙市中心的走馬樓平和堂建設工地中發掘出來的三國時期孫吳紀年 簡牘,包括竹簡、木牘等,共計16萬余枚,超過中國歷年出土簡牘數量的總和,成為考古歷史上的盛舉。為了讓這批數量空前的文物充分發揮其文化功能,長沙市和國家、省主管部門聯手啟動了一個以簡牘為中心的文化工程。
一方面政府投入巨資對這批數量巨大的簡牘進行清洗、釋讀、整理。據簡牘博物館館長宋少華介紹,前期已經投入200多萬元,主要用于清洗保護,“自1996年簡牘出土以來,我們洗了7年的泥巴,下一步主要著手整理出版,我們組織了世界范圍的專家隊伍從事整理、釋讀工作,準備將簡文出版15卷,每卷分上中下冊”。
另一方面,長沙市和國家文物局共同投資建立全國唯一的簡牘博物館,業已投資6600萬元完成了主體工程的建設。簡牘博物館劉書記透露,館設陳列都將按照國際一流博物館標準建造,長沙市已經作出了后期投資預算,陳列布置還需1000多萬元,前坪的拆遷綠化需要5000多萬元,這樣總投資將超過一個億,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建成后的簡牘博物館將集吳簡的保護、研究、展覽于一體,可以充分向世人展示我們祖先創造的輝煌文明。
據悉,長沙簡牘博物館將于今年10月首次開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