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發動大規??脊虐l掘 十大“寶地”成熱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09]
華聲報訊:據時代商報消息,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遼寧大規??脊虐l掘和文物保護行動將逐漸展開,據從遼寧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的消息,今年遼寧將重點展開對十大寶藏的考古發掘。
“寶地”之一:撫南高速公路
今年,撫南線高速公路的發掘重點集中在4個地方,分別為:撫順縣章黨鄉高麗營子元帥林青銅時代遺址、高麗村春秋時期墓地、章黨鄉邱家溝漢魏時期遺址、章黨鄉李其溝漢魏時期遺址。
“寶地”之二:丹莊高速公路
丹東到莊河高速公路兩側的考古發掘地點4處,分別為:莊河市徐嶺鎮平頂子青銅時代遺址、栗子房鎮栗子房新石器時代遺址、徐嶺鎮楊樹房新石器時代遺址、丹東黃土坎子鎮揚明村山西頭青銅時代遺址。
“寶地”之三:撫順關山水庫
撫順關山水庫文物考古發掘地點為7處,分別為:撫順縣救兵鄉關門山村趙家墳青銅時代石棚、關山一隊青銅時代石棚、家南地青銅時代遺址、刺槐林青銅時代遺址、大西溝門青銅時代遺址、大西溝門高句麗時期墓群、小松樹溝遼金時期遺址。
“寶地”之四:桓仁至大伙房水庫
桓仁至大伙房水庫東水西調文物保護工程,主要是對桓仁鎮大甸子村高句麗時期積石墓地進行發掘。
“寶地”之五:牛河梁第十六地點
2002年至2003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多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疊壓打破紅山文化積石冢的地層關系,發掘紅山文化墓葬13座,首次明確出土紅山文化玉雕人像和玉鳳,甄別出紅山文化墓葬的早晚關系。中心大墓出土的玉雕人像高度寫實,雕琢精細,是五千年中華老祖的再現,對研究當時人的體態、形體特征意義重大。玉龍與玉鳳同現于紅山文化,可以說應是中國傳統的龍鳳文化之肇始。今年遼寧將繼續對牛河梁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寶地”之六:朝陽老城區
對其中3個重要地點進行考古發掘。其中第一地點位于北塔北100米處,為北魏佛寺的佛殿部分;第二地點位于北塔東,在進一步證明北魏塔確是建在三燕宮殿基礎上的同時,也將以塔為中心、后有佛殿的佛寺布局明朗化。第三地點位于朝陽老城區北部偏西,北塔東南約300米處,從發現的大型夯土臺基、石子路面、石砌廊道、磚路等重要遺跡,筒瓦、板瓦、瓦當、磚、垂脊獸等大量建筑構件、泥塑佛像、石獅子、大型碑座等重要遺物來看,推測這組建筑遺址可能即是十六國時期三燕龍城宮城的一部分。
“寶地”之七: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從墓形制和已經發現的隨葬器物特點看,此墓地為戰國晚期遺存,今年省考古所將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進行第五次發掘。
“寶地”之八:吳家杖子墓地
墓地形制與東大杖子同類墓相同,相對年代可以確定為戰國晚期。
“寶地”之九:朝陽唐代孫氏家族墓地
據墓志可知,孫忠、孫則都曾參加了唐貞觀十九年征遼東之役,并與北方少數民族也有著親密的關系,對研究當時的歷史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寶地”之十:惠寧寺
惠寧寺是全國最大的文物寺廟,2003年惠寧寺遷建主要是復建,以大木立架和墻體砌筑為主,今年將繼續對惠寧寺遷建工程進行施工,計劃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