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發現億年前古生物化石 為海洋說提供證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09]
鄒為民 王紹雄 本報訊 今年鄱陽湖出現歷史罕見低水位,使大量的湖底河床裸露,鞋山腳下溶洞盡現,奇石成片。文物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湖心小島鞋山發現了大量形成于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
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鞋山古炮臺下的亂石堆中,發現了20多塊帶有菊花形狀的石灰石,大的幾個人也搬不動,小的只有指頭大。石面上一朵朵大小相差無幾的菊花圖案相互簇擁,分布均勻,有些石塊截面條紋清晰可見,上、下石面圖案紋理對路相連。似許多類似蚯蚓的腔腸類動物擠擁在一起,因故集群性死亡后,經地質變化而形成化石?;瘓D案清晰,紋理清楚,渾然天成。專家認為,這些帶有菊花狀的化石應是形成于約1.5億年至2.75億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化石。鞋山周圍大量古生物化石的發現,為鄱陽湖地區曾是海洋說提供了證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