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發掘古墓675座其中戰國古墓400余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3-05]
近日,記者在河南省重點工程大唐三門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地了解到,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幾個月的努力,該工地第一階段675座古墓葬的考古發掘工作已近尾聲。
大唐三門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被列為河南省和三門峽市的重點工程。在工程開工前的文物勘探工作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戰國、漢、唐、明、清等不同時期的675座古墓葬,其中戰國古墓有400余座。這些古墓葬群中,以平民墓葬為主,還有兵士、刑徒墓葬。墓形多為方坑豎穴,處于方坑豎穴墓向洞室墓過渡時期。這些墓葬中已出土的銅器有銅鏇、銅飾鈴和我國最早的方孔圓錢“秦半兩錢”,出土的陶器有盆、甑、罐、壺、甕等,出土的玉器有玉璧、水晶環、瑪瑙株、料株、料柱,其中一些瑪瑙株直徑為3厘米左右,為三門峽目前出土的最大的瑪瑙株。此外還出土有鐵帶鉤等器物。此次考古發掘共出土各類器物千余件。
據悉,此次文物考古發掘的第一階段計劃用5個月左右時間完成。目前,大部分古墓葬已經回填結束,還有一些墓葬發掘進入收尾階段。圖為文物考古人員對發掘的器物進行分析研究。作 者:杜杰 編輯 陳新華 來 源:西部在線-西部晨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