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嶺南史前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樣燦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1-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工作隊隊長、副研究員傅憲國,日前在柳州市大龍潭鯉魚嘴巖廈貝丘遺址發掘現場告訴記者,近10年考古發掘證明,中國嶺南史前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樣燦爛。

      傅憲國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6年成立了廣西工作隊,開始在廣西開展史前考古遺址的調查和發掘。他先后主持了廣西邕寧頂螄山、南寧豹子山、臨桂太平巖、大巖和桂林甑皮巖等遺址的發掘,目前正在進行柳州大龍潭鯉魚嘴巖廈貝丘遺址的發掘。其中,頂螄山遺址是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大量墓葬,出土大批石器、陶器等文物??脊沤绨言撨z址第二、第三期為代表的、集中分布在廣西南寧及其附近地區以貝丘為主要特征的文化遺址命名為“頂螄山文化”。

      桂林甑皮巖遺址,是華南地區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從距今12000年前至7000年前,一直有人類在此居住,留下32個文化層。2001年的二次發掘,出土大批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尤其是被確認距今12000年前的“素面夾砂”陶器,是中國迄今發現最古老的陶器之一,為研究中國制陶業的起源和新石器時代的開端提供了重要依據。

      柳州大龍潭鯉魚嘴巖廈貝丘遺址1981年發現后曾進行過發掘,當時出土6具人類骨骸和一些磨制石器和棒器。目前的二次發掘已挖掘到距今最早兩萬年、最晚6000年的文化遺存,出土燧石石器1000余件。另外,還出土礫石石器和陶片等數十件。

      2002年,廣西文物考古工作者還在廣西百色革新橋發現了1處嶺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發現了1個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加工場,出土文物3萬多件,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同時,還發現了1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墓葬。這一考古發現被列為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這里的早期人類當時開始用礫石加工手斧、手鎬、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其智力水平之高,與同一時期的非洲、歐洲古人類沒有什么差別。傅憲國說,廣西地區南寧、百色、柳州、桂林考古發掘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骨骸,從人體特征上看,和被認為是蒙古人種一個南方種屬典型代表的“柳江人”有著明顯的承襲關系,隨著大龍潭鯉魚嘴巖廈貝丘遺址發掘的新發現,基本上彌補了人類演變文化時期上的空缺,形成了一個完整、明晰的史前文化鏈。它揭示出,以廣西為重要代表的嶺南史前文化,和中原文化融為一體,構成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完)(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