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贊助水下考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9-23]
香港中國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與中國歷史博物館經友好協商,于9月2日在廣州簽訂了向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提供價值港幣120萬元贊助的協議,贊助形式為物資和資金兩部分,這些資金和物資全部用于廣東南海1號宋元沉船的水下考古調查項目。
南海1號沉船是在1987年8月交通部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某潛水打撈公司合作在廣東省臺山上下川島外海域進行沉船調查中意外發現的一條滿載中國宋元時期瓷器的沉船,當時打撈出水瓷器和其他文物共200多件。
根據對打撈出水的文物分析,沉船中裝載著宋元時期的4個窯系的日用瓷器。一是景德鎮窯系的影青瓷,有劃花碗、小瓶、葫蘆形瓶等。二是福建德化窯系的白瓷,以印花粉盒為主。三是福建磁灶窯系的綠釉碟、碗。四是浙江龍泉窯系的青瓷,如劃花碗、青釉盞等。另外還有一些綠釉陶,如印花的器皿和弦紋壺等。此外還有一條長約170厘米的鍍金腰帶。錫制水注、銀錠、“正和通寶”“紹興通寶”銅錢等一大批珍貴的宋元文物,特別是鍍金腰帶做工精細,保存完好,從其形態和紋飾上看都不像是中國的制品,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沉船的海域正好在由泉州、廣州港經徐聞、合浦到印度、斯里蘭卡的這條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上。因此,這批材料是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國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的重要實物資料之一。
根據協議,南海五號沉船第二次調查工作定于明年4至5月進行。作為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今年9月中旬,香港中國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將在廣州為內地的水下考古人員進行使用高氧潛水設備的培訓,并辦理國際證書。
來源:中國文化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