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團伙盜掘戰國古墓 盜取青銅寶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4-02]
點、探洞、結伴、自備工具、盜墓,相信看過《盜墓筆記》的人都會被這些精彩的盜墓過程所吸引,然而,當這些情節在現實中真實上演,就成了犯罪的過程。近日,旌德縣法院對參與盜掘古墓葬的李某、馬某、黃某等5人分別判刑。
2013年10月的一天上午,被告人黃某駕駛越野車載著被告人李某發、李某九及黃某華(另案處理)來到旌德縣三溪鎮已經踩好點的一座山上,用隨車攜帶的鐵鍬等工具對一座古墓葬進行挖掘,盜得一把青銅古劍,以4000元的價格出售給買家,每人分得1000元。經鑒定,該墓葬為戰國時期土墩墓,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嘗到甜頭后,被告人李某發、黃某、李某九隨后又伙同馬某、李某生等人盜掘六座古墓葬,盜得漢代青釉雙系水波紋壺、明代青花草葉紋碗等文物。每次盜墓都由專人找墓、專人開車,大家一起輪流挖墓,均分贓款。
最終,李某九、李某發、馬某、李某生、黃某五名被告人因犯盜掘古墓葬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七年,并處罰金各二萬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