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內蒙古北魏貴族墓葬被列“2014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3-30
    呼和浩特3月27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文化廳文物處27日對外發布,由國家文物局等單位組織的“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和淖墓地發現完整的北魏時期貴族墓葬,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

      2013年,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和淖墓地曾經出土一具松柏木棺,外表面涂有黑色漆,木棺斜長2.7米、頭部高1.4米、頭部寬1.2米。棺頭處覆蓋一層絲綢,木棺裝飾有鎏金泡釘數枚,漆棺正面彩繪有寬圓臉、黑紗帽、窄袖服裝的北魏風格的人物,以及身上繪有花紋的馬和車等。特別是出土的一具漆木棺,保存相對較完整,其完整程度在國內同時期北魏墓葬中較為罕見。漆木棺和絲織品等文物的出土,對研究北魏時期的喪葬習俗、服飾裝備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2014年6--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錫林郭勒盟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和淖墓地進行搶救發掘,此為北魏時期一處重要貴族墓地,墓內出土金銀器、玻璃器、陶器、漆器、金屬器等陪葬物,還有鎏金銅鋪首銜環,青銅龍首帳鉤,以及陶罐、鐵燈等文物。這些文物與草原絲綢之路關系密切,特別是波斯風格的玻璃器、羅馬銀器、中原絲綢等很有代表性。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說,這些出土的文物與草原絲綢之路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波斯琉璃器,羅馬銀器、中原絲綢等很有代表性。出土文物與有確切紀年的內蒙古包頭市美岱召村北魏姚齊姬墓(太和二十三年,公元500年),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出土的文物較為相似,考古專家以此推測,伊和淖墓為當時臣屬于北魏的某一個游牧民族的墓葬,但具體為何族、何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王大方稱,伊和淖墓漆棺是內蒙古草原發現完整的北魏時期貴族墓葬,它標志著北方草原曾是北魏時期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北方諸民族與鮮卑貴族保持密切關系。此次考古發現的墓葬文物,對研究北魏歷史文化與草原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