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紅山文化或毀于荒漠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3-04
    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小平經過十余年研究,首次提出中國內蒙古東南部的渾善達克沙地形成于距今4200年前,該地荒漠化可能是紅山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

      楊小平介紹,距今約4200年前,北半球的氣候在整體上出現干旱化趨勢,受到不利影響,渾善達克沙地在此期間發生重要的地貌與水文事件?!斑@里原本湖泊成群,連接湖泊之間的河流往北流并注入達理湖?!彼f,氣候變化導致湖泊快速消退,“而位于沙地東部的西拉木倫河向沙地內部溯源侵蝕加劇,使得沙地地下水位下降了30米左右”。

      此外,研究人員首次在渾善達克沙地東部發現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殘片,研究顯示這些遺跡屬于紅山文化時期。

      紅山文化形成于距今約5000—6000年前,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征和內涵,因在1971年出土了“中華第一龍”而廣為人知。長期以來,紅山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原因卻成謎團。

      楊小平等研究人員利用環境地質學研究方法,判斷渾善達克沙地曾經河網密集,生長有樺樹、云杉、冷杉、松樹等多種喬木,適宜人類居住。他們根據石器和陶器殘片數量,推斷這里人口稠密、以漁獵為生。

      楊小平說,隨著該地區環境惡化,先民可能大規模南遷至氣候更為濕潤的黃河流域,“渾善達克沙地出現在距今4200年前,而夏朝是在距今4100年前建立”。這意味著紅山文化雖被毀滅,很可能影響著夏朝及后來的中華文明。

      渾善達克沙地緊鄰中國傳統農牧交錯帶,是中國荒漠化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這里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距離北京市直線距離僅180千米。(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