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秦俑被保鮮膜覆蓋 專家稱系彩繪保護手段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2-26]
針對網絡流傳的“秦兵馬俑被保鮮膜覆蓋,萌翻游客”的圖片,記者24日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修復中的秦俑層層包裹保鮮膜,屬于對殘存彩繪的常規保護手段,由來已久。
羊年春節期間,在陜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的挖掘修復現場,一些修復中的兵馬俑被工作人員用保鮮膜覆蓋著不同部位,引發游客的好奇與質疑,熱議不斷。
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介紹,秦俑原本都施有彩繪,但時隔2200多年,在經受了火焚和埋于地下的自然侵蝕后,秦俑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其軀體支離破碎,彩繪大多脫落,僅存斑駁殘跡,只有極個別的陶俑相對完整,身上殘存顏色較多。
秦陵博物院專家表示,修復中的秦俑層層包裹保鮮膜,是他們一直采用的保護方式,在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中,出土的秦俑不少還殘存有顏色,離開了地下濕度充分的保存環境,失水現象非常嚴重。當飽水的漆層開始干涸并出現裂縫時,變形就會隨之出現。為了保護這些顏色,需要對彩繪噴灑保護藥水。據了解,保護藥水涂上去后要經過一定的周期才能使彩繪固定,在此期間,包裹保鮮膜主要是起到局部保濕和局部防塵的作用。等到色彩固定后,保鮮膜會被揭掉。 (鐘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