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掐絲琺瑯羊高1.3米長1.08米 有20多道工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2-13]
還有五天就要跨入羊年啦。本周六起,“大吉羊·2015羊年羊展”將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一樓正式開幕,展期3個月。據介紹,本次羊展共展出85件(套)文物,時間跨度從商周到現代,向您展示3000多年的中國羊文化。
體形最龐大
掐絲琺瑯羊高1.3米、長1.08米
位于展廳中央的是民國琺瑯羊形器,據介紹這只羊通高有1.3米、長1.08米,這件羊文物羊身為白底,上飾有變形云紋、鳥紋。底座還裝飾有花卉、如意等紋樣。宋元時,掐絲琺瑯器由阿拉伯地區傳入我國,其后結合中國傳統工藝得以發展。據介紹,琺瑯的工序起初有四十多道,到民國時已經降到二十多道了,而這件琺瑯羊形器是同時代中的精品。
風格最浪漫
“飛羊乘人錢樹插座”體現想象世界
展廳東側,有一件體形也比較大的羊文物,在這件叫做“東漢飛羊乘人錢樹陶插座”的文物上,居然分出了四個層次。南博陳列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袁榮介紹:“這件陶插座由下至上根據內容可分為四組,最上面一組是一只長著翅膀的飛羊,有人跨騎在羊上;其下為雙翼獅;再其下為搖錢樹和在樹下的打錢人,還有肩挑著滿滿錢串的人,最下面一組為青龍白虎爭壁圖。這件文物可算是充分體現了東漢時期藝術品的浪漫風格,浮雕內容全是人們想象中的世界,把想象變成現實作品,而且工藝細膩?!?br/>
工藝最天成
青瓷羊質地光潔如玉
展于西側的西晉青瓷羊是1974年在南京西崗果木場西晉墓出土的。羊尊整體為肥碩健壯的羊形,作仰首跪伏狀,口微張,眼圓睜,尖耳聳立,雙角卷曲環繞于耳前,頸粗短,四足曲跪附于腹下,體態渾圓肥壯。臀部上方隆起一雞心形,象征羊尾;頭頂正中開一圓孔。袁榮說:“這件文物也相當珍貴,可算是精品中的精品,這青瓷的質地看上去居然光潔如玉,整件器物造型優雅生動,溫順可愛。不過至于這件器物具體什么用途,卻還沒有定論?!?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