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20余件文物"完璧歸趙" 最早的可追溯至宋遼時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17
    環秀禪寺的藻井石、楊家大院的雕花石鼓……今天上午,房山區文委通報了近期破獲的三起文物盜竊案件,20余件文物“完璧歸趙”,這些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宋遼時代。

      為更好地保護文物,房山區文委正在建立文物數據庫。此外,房山區還組建了一支由300余人組成的文物協管員隊伍,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巡視檢查。

      通報 20余件文物 今日正式移交

      今天上午,房山區打擊盜竊文物犯罪行動文件移交大會舉行,公安部門正式將文物移交給文物管理部門。在會上,公安及文物管理部門通報了近期房山發生的三起文物盜竊案件。據了解,這批被追回的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宋遼時期,共計20余件。

      據房山區文委介紹,在這三起案件中被盜竊的文物,包括區級文保單位環秀禪寺的藻井石、楊家大院的一對雕花石鼓以及陜甘總督黃廷桂墓墓志。其中環秀禪寺藻井石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此案已進入法院審理程序。

      楊家大院雕花石鼓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也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并截獲了佛首、碑座、石蠟扦等共計21件石刻文物,還有部分文物已被運往山西,相關部門將開展跨省追繳行動。據了解,楊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四進四合院、三十六間房,石砌而成,有各類雕花石刻,被盜竊的這對雕花石鼓最為精美,估計價值50萬元。

      至于陜甘總督黃廷桂墓墓志,由于盜竊分子在行竊時被當地文物協管員發現并報警,最終未能得逞倉皇而逃,現場丟下盜竊工具。目前警方已掌握重要線索,正在訊問涉案人員。據介紹,黃廷桂生于1690年卒于1753 年,為北京房山區張坊鎮南白岱村前黃自然村人,雍正年間由總兵擢升為四川提督。

      進展 制訂保護計劃 建立文物數據庫

      截至目前,房山區黃山店龍天觀、趙各莊娘娘廟、長流水村普濟觀等12處古建筑,已納入文物保護范圍。文物部門已分別對古建筑做了GPS定位、測量、拍照、登記,邀請文物專家對其進行歷史年代斷定和分析,并制訂了相關的保護計劃。

      對于那些易損易盜的碑刻塔幢和可移動戶外文物,文物部門已轉移收藏。目前房山區正在建立可移動以及不可移動文物數據庫,今后公安部門可以根據數據庫資料確定管控重點地區和重點單位。

      亮點 300名協管員 成流動“崗哨”

      據房山區文委介紹,該區有不可移動文物328項,其中國保單位9處、市保單位12處,有可移動文物3萬余件、地下文物埋藏區7處,年代涵蓋自舊石器時代至民國,構成了中華民族不斷代的歷史畫卷,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微縮景觀”和“文化長城”,堪稱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由于大部分文物都分布在田野、荒山上,給一些偷盜文物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為此,房山區組建了一支由300余人組成的文物協管員隊伍,變成了流動的“崗哨”。

      據了解,文物協管員每周至少兩次對所負責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巡視檢查。對于出現的特別情況,如倒塌、損毀、亂劃亂貼,以及未經批準在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內建設工程等嚴重危害文物的行為,協管員立即向區文委匯報。

      在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中,協管員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文物保護點進行巡查,并在二十四小時內做匯報。據了解,此次破獲的三起案件中,文物協管員便“立了功”。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