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環秀寺石刻盜賊受審 獲救文物仍被丟棄未修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8-28
    (記者 崔毅飛 王曉飛) 曾兩次率先報道的房山環秀禪寺石刻被盜一案有了最新進展,兩名年初盜竊文物的80后上午受審。今年初,韓某、梅某等人看中了環秀禪寺的石刻,趁著無人看管,韓某等人分兩天將石刻上的花紋撬下,并欲盜走,被趕來的群眾抓獲。

      日前記者對該寺廟回訪時發現,被盜文物追回后仍被丟棄在寺廟大殿前的地上,因寺廟無人駐守看管,面臨二次被盜的境況。

      《法制晚報》記者就此采訪房山文保主管部門時對方回應,大殿及院落修繕已完成前期設計,待修繕完成后將安裝攝像頭等進行保護。對于追回文物未修復的問題,對方稱“不可移動文物強調原址保護,移走了對寺廟的完整性是極大破壞”。

      庭審現場

      倆80后伙同他人 夜盜古寺文物

      兩名被告人都是80后,韓某27歲,梅某26歲。

      檢方指控,2014年1月4日晚上,韓某與梅某伙同徐某、王某(兩人均另案處理)經預謀,竄至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的環秀禪寺,將寺廟內無梁殿正中佛龕頂部的藻井石石刻表面的半塊花紋撬下。

      次日,韓某、梅某等再次攜帶工具竄入寺廟,梅某在外望風,韓某等人將剩余的藻井石石刻撬下,當他們將石刻搬到寺廟門口時,被群眾發現并報警。韓某、梅某等人當場被抓。經鑒定,被盜石刻系國家三級文物。

      檢方認為,韓某、梅某等人盜竊國有文物,應以盜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辯護人:寺廟荒廢 被告人不知是文物

      上午9時30分,韓某及梅某被帶入法庭。在法庭上,理了光頭的梅某始終低著頭,不時用手抹淚。當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時,他的肩膀連同手臂一直在發抖。而韓某則不時仰著頭。

      對于指控兩人沒有異議?!坝腥私o我打電話,說去北京弄塊石頭,在我們老家,弄石頭指的就是弄塊自然石?!表n某說,對方稱要給自己2000元錢,他就答應了。具體是去哪兒弄什么石頭,當時并沒細談。隨后,法庭將韓某帶出進行分別審理。

      房山區文物局證言顯示,根據該局與當地政府部門的保護協議,并沒有專人在寺院看管,而是委托當地村委會保護。

      梅某說,他是被人雇來開車的,傭金2000元,他并不知道韓某等人盜竊文物,他當天被安排在寺院門口放風,沒參與盜竊。

      庭審中,韓某的辯護人一直強調,寺廟當時荒廢,有關部門疏于管理,沒有提供任何警示標志,“沒有警示標志,韓某等人不知道是文物,并且不能預想到搬走石刻會產生的后果,韓某等人直到對文物進行鑒定后才知道偷的石頭是三級文物?!?br/>
      截至記者發稿,庭審仍在繼續。

      最新目擊 獲救文物仍被丟棄 尚未修復

      環秀禪寺占地5畝,四面環山,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1986年被公布為房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圖說房山文物》一書當中,將環秀禪寺稱之為明代石雕藝術寶庫,但如今的古寺卻滿目瘡痍。

      本案中被盜損的藻井石石刻為大理石材質,長約70厘米、寬約50厘米、厚10厘米左右,側面呈現弧度。石材表面平雕法輪圖案以及梵文,被盜后表面已殘。

      8月23日,《法制晚報》記者回訪發現,該處寺院仍無人駐防,獲救文物丟棄在正殿臺階下,文物部門既沒有對文物進行修復也未曾將其收藏保管。獲救文物面臨二次被盜的風險。

      記者曾拍照片 成文物“遺照”

      早在2013年11月18日,本報曾以《五百歲寺廟 誰來照料?》為題,報道環秀禪寺多次被盜、亟待保護。不料文物狀況未見好轉又添新傷。

      環秀禪寺僅存的正殿內,三座佛龕頂端原本各嵌藻井石石刻一塊。記者去年走訪時,已有兩處被盜,中間僅存的一處又在今年年初被損壞。記者曾拍下被毀石刻的原貌,不想卻成了文物“遺照”。

      此外,正殿“石拱形漢白玉門窗”——券面上本有花卉、人物、獅、象、魚、羊、麒麟等栩栩如生的浮雕,如今多數遭到損毀,建筑內外的盜洞多達4處。

      記者發現,房山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已28年之久,但環秀禪寺卻根本未設防。

      部門回應 房山文委:完善保護要等修繕后

      對此,房山文委(以下簡稱文委)做出回應。

      《法制晚報》:環秀禪寺為何缺少基本的文保碑牌?

      文委:2013年10月,房山區統一配置了文物保護標志牌,標牌上注明了文物的名稱、級別,但環秀禪寺標志牌已經遺失。目前,房山區正在申請有關部門重新制作。

      《法制晚報》:沒有專人駐防,寺院大敞、無監控探頭,環秀禪寺的人防、物防、技防何在?

      文委:從2012年開始,北京市設置了“文物及歷史文化保護區專項資金”。環秀禪寺大殿及院落、修繕工程已完成前期設計,房山區正向有關部門爭取資金,項目申報成功后將立即進入搶修程序。修繕完成后,將實施攝像頭監控等保護手段。

      《法制晚報》:年初被盜后,獲救的藻井石石刻依然丟棄在原地,文物部門為何既未修復也未曾收藏保管?

      文委:不可移動文物強調原址保護,移走了對環秀禪寺的完整性也是一個極大的破壞。

      記者手記 “遲到大修”是種病態文保

      文物具有不可復制性,即便此次抓獲犯罪嫌疑人,也無法挽回文物被盜損的命運。更讓人心寒的是,藻井石石刻至今丟棄在地上,文物部門既不修復也不收藏保管,還把這種行為冠以“原址保護”來粉飾,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環秀禪寺明年將開始修繕,但日常不加以呵護,真跡大量遭到破壞,這種遲到的大修又意義何在?文物保護經常落后于文物販子,這與某些職能部門先棄后救的作風不無關系。

      相關鏈接

      文物被盜的古寺

      法源寺:2014年4月12日,寺內一座觀音像和3個花瓶被盜。

      法華寺:2013年11月,本報曾經報道,東城區法華寺施工期間,一座清代碑座不知去向。

      靈照寺:2013年10月,據媒體報道,延慶縣靈照寺門前的石獅子突然“失蹤”,懷柔警方稱系六人乘小面盜走,欲以30萬元價格賣出,所幸交貨前被警方追回。

      碧云寺:2013年年初,工作人員巡查時發現碧云寺后門被撬,一對石獸丟失,至今未果。

      廣智禪寺:2012年2月18日上午,郭某和李某駕車帶著工具將“敕賜廣智禪寺碑”素面方趺座搬到車上,正準備搬石拱桌殘缺俯蓮時被群眾發現,并報警,二人被抓獲。

      潭柘寺:2006年11月,連續三天有小偷盜取香火錢,佛寶瑪瑙被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