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發現含稻殼痕跡夾炭陶片 或與上山文化同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8-14]
昨天,東陽市巍山高中語文老師華柯在老家漫步,偶然發現村后新造公路邊,有些零碎的陶片不同尋常,這些陶片中間黑炭,兩邊紅色泥巴。難道這是“夾炭紅衣陶片”?這引起了華老師極大的興趣。
2001年至2006年間,考古人員在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了夾炭紅衣陶片,里面有稻谷的痕跡,在國內考古界引起轟動,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跡之一,將中國人種植水稻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很多年。
華老師曾經去過浦江參觀上山遺址,對此有些了解,如果自己發現的也是夾炭紅衣陶片,其考古意義不同尋常,他隨即向東陽市文物部門匯報并向記者打來電話。
新修馬路邊驚現陶片
文物專家稱將前往取樣
記者立即趕到現場,華老師的家在東陽江北街道華店社區,地處東陽市政府邊上,地勢平坦,屬于金衢盆地北江盆地,視野寬廣。
東陽江北市區有一條大道,叫廣福路。正是這條路東延,到了華店社區。
華老師發現陶片的地方正是這片盆地中央區域的一塊小山坡,50米外,一條叫蟠溪的小溪蜿蜒而過。
去過浦江萬年上山遺址的華柯老師,壓抑不住內心的欣喜, “地形地貌簡直和浦江如出一轍,而且這個陶片應該比浦江更古老些?!彼嬖V記者。
不過,事情到底是不是像華老師想的這樣,還需要專家的鑒定。
東陽市博物館副館長金鏘獲知情況后,隨即前往現場取樣。
他告訴記者,適當時候將交給省考古專家鑒定,由于展開考古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個事情,我們相當認真。具體情況,有待上級部門確定后,才能展開?!?br/>
浙江省考古專家:
跟上山文化“八九不離十”
記者將這些碎片拿給金華市博物館副館長徐衛,他看了非常詫異,馬上叫來幾位年輕的同事,要求他們認真查看。
“這樣的碎片,非常難得見到?;究梢源_定,這是夾炭陶片。是否紅衣陶片,需要更多的碎片,才能認定?!毙煨l說,這是他從事考古30來年,除了浦江上山文化遺址,第一次見到夾炭陶片。
他的另外幾個同事提出,部分陶片已經具備紅衣陶片的跡象。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老師,曾經數年投入上山文化遺址發掘,他看了記者發給他的照片后說,“陶片太小,看不出器形,但可以確定和上山文化遺址,基本是同一個時期?!敝劣谡l早誰后,需要考古發掘以后才能判斷。
“這個發現,非常重要?!笔Y樂平表示,他將盡快來東陽現場查看,“我們本來準備在義烏夏演發掘相關的一些遺址,現在東陽的發現,填補了一些空白?!?br/>
“從你們發上來的圖片看,陶片上稻殼的痕跡還是相當明顯的?!笔Y樂平說,上山遺址的稻殼痕跡,使得中國水稻種植的歷史往前面推進了很多年,但東陽的稻殼是否早于浦江,有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相關鏈接
浦江上山遺址的考古意義
浦江上山遺址,被考古界公認為是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炭陶片,表面發現了較多的稻殼印痕,胎土中有大量稻殼、稻葉,在遺址中還有稻米遺存,這引起考古界關注。有專家認為這是長江下游地區目前發現最早的稻作遺存,對研究稻作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蔣樂平研究員,是負責上山遺址發掘的領隊,他在此前的一個學術報告中介紹說,對一組2001年發掘標本的碳14測定的結果是,上山遺址的年代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說句通俗的話,一萬年前,浦江上山人就吃上了白米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