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許昌發現7000年前仰韶文化遺址 面積4.8萬平方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8-08
    8月6日,大河報記者從許昌市文物局獲悉,近日許昌市文物局組織省、市勘探隊,在配合華豫樽置業廣場項目進行考古勘探中,發現一處面積48227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的仰韶文化遺址。

      新發現遺址處于許昌市東城區,天寶路與魏武路交叉口附近。經初步勘探,具體位置在華豫樽置業廣場項目西半部(規劃的西大門)、十里廟小區南部及小區以南地塊,緊靠一古河道的河灣分布。距地表深約1~3米,自北至南逐漸加深,掩藏于沖積土層之下。

      從勘探出的加沙陶片、繩紋紅陶片等器物標本及土層包含物分析,該遺址應為距今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且仰韶文化以后的堆積層明顯。

      今年7月31日,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等領導、專家前往勘探現場進行實地查看,并就進一步做好新發現遺址的調查、保護、研究等問題進行座談。

      孫英民認為,許昌新發現的這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范圍大、時代早、文化連續性較強,對許昌乃至河南來講這是個重大發現,再次證明了早在距今7000~5000年前,許昌就是一處適宜人類居住的風水寶地,與靈井“許昌人”遺址遙相呼應,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他要求許昌市文物局盡快摸清遺址分布范圍及核心區位置等,拿出考古工作報告及圖紙,向許昌市政府匯報,提出遺址保護意見和建議。

      目前,對新發現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仍在進行當中。

      關鍵詞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距今約7000~50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一帶、以秦晉豫三省為核心的中原地區,以陜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狹長地帶為中心,東至河北中部,南達漢水中上游,西及甘肅洮河流域,北抵內蒙古河套地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