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發現秦漢墓葬79座 清理出隨葬品1100余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6-25]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門發布了在廣元市昭化區昭化古鎮城關村一組大坪子發現的大規模秦漢時期墓葬群的初步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已發現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隨葬品1100余件(套)。這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迄今發掘的秦漢時期最為重要的墓葬群之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認為,墓葬群的發現,說明昭化古城或為中原文化入川的起始地、秦漢時期川東北地區的政治中心。
昭化古稱葭萌,至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三國古城。
古城內,西街、太守街、桔柏街、縣衙街、衙門巷等古街保存完好。昭化古城的石板街呈“丁”字形,有利于打仗時躲藏和防風,總長度1025米,是四川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街之一。
由于昭化地處嘉陵江和白龍江交匯處,陸路和水路交通在這里交匯,上可至陜西、甘肅,下可達重慶、上海,是嘉陵江上游的貨物集散中心,商貿業發達。
據史料記載,昭化桔柏渡碼頭??康拇辉浢刻於噙_數千只,長途奔勞的船工到了這里總要休息、采購一番,于是便有了:“到了昭化,不想爹媽”這句民謠。
如今的昭化古城,建成了峨嵋電影制片廠攝影基地,去年昭化旅游收入達2.6億多元。
眼下一批珍貴文物的出土,既為“到了昭化,不想爹媽”增添了新證據,也為劍門蜀道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提供了重要支撐,也許還將使昭化旅游更加火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