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揭文物修復神秘面紗:唐代陶俑修復全過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3-12
    走進揚州市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室,地上的一塊白色塑料板上擺著十幾件出土的唐代仕女陶俑和男士陶俑,每一件幾乎都是殘缺不全,旁邊擺放著一盆清水,從事文物修復的周學山師傅正在用刷子細致地清洗陶俑上面的泥土和雜物。在這里,經過文物修復專家長達數月的巧手修復,一件件文物被還原本來面目,將破損的歷史重現,這些被修舊如舊的文物將用于館藏及陳列展覽。

      揚州博物館內唯一從事專門修復文物的專家周學山,每天重復著各類文物修復的繁雜工作,瓷器、銅器、裝裱字畫、漆器等都有涉獵。工作復雜耗時長久,少則幾天多則數月,用到楔子、手術刀、毛刷、酒精、蒸餾水、打磨機、噴槍、吹風機、礦物顏料、專用膠水等數十種工具和材料。

      周學山告訴記者,對于陶俑的修復大致要經過清洗、粘接、補缺、打磨、打底、上色等六個環節。

      陶俑修復,首先要用清水將文物上面的灰塵、泥土等雜物清洗去除。然后查看文物整體的結構對于殘缺、斷裂的文物部件進行粘接,粘接的每一個部件都要嚴絲合縫,用文物專用膠水粘接好,粘接好的陶俑會有粘接縫隙,要用石灰和礦物顏料進行調和配出與陶俑相近的膩子進行縫隙填平,對于缺損比較嚴重的部位,要用打樣膏做模子進行復制補缺,等粘接、補缺工序完成以后,要對拼接部分用細砂紙進行打磨,直到與原物相近平整。粘接、補缺、打磨工序完工以后就要進入打底上色的最后一道工序,這一工序細致復雜,幾乎每一件打底上色的陶俑都要經過差不多三次上色,每一次上色以后風干進行下次上色,直到最后接近原色,與原物相差無幾,才算大功告成。

      在連續一個月的時間,記者用鏡頭記錄了十幾件唐代陶俑被文物修復師修復如初的復雜而神秘的過程,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