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甘肅文物保護面臨資金不足和人才緊缺之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1-28
    蘭州1月27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擁有近2萬處文物點的甘肅雖為文物資源大省,但不敢說是文物保護工作大省,目前文物保護面臨著保護資金不足和專業人才緊缺等困難。

      甘肅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不可移動文物點16895處,目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2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880余處。

      馬玉萍介紹,盡管這些年甘肅文物保護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自身底子薄弱,主要的經費來源是國家支持,并且主要支持國寶單位的保護,而大量的省保、市縣保以及其他一些文物點的保護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是應該由地方來承擔的,但地方經濟投入不足,很多文物單位還有很大的經費缺口。

      馬玉萍說,期望國家能考慮甘肅特殊情況,對甘肅能擴大支持范圍,將國保以下的文物單位也給予支持。

      在馬玉萍看來,目前甘肅文物保護比經費不足更突出的困難是專業人員力量的不足?!案拭C全省文物工作從業人員接近3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足二成?!彼f,文物保護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各方面領域的專業人員,但甘肅專業人員總量少且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文博單位。

      “尤其是基層文博單位人員力量特別不足,但大量的保護工作還需要他們去做,于是具體的保護工作在推動起來比較困難?!瘪R玉萍表示,甘肅一些基層文博單位和文物保護機構都地處偏遠鄉鎮農村,引進專業人才很困難。從高校培育出來的文物保護專業設置也較少,需求大于供應,大家都在搶人才,這一系列綜合原因造成專業人才比較少。

      馬玉萍解釋說,甘肅文博單位編制特別少,這幾年各文博單位也沒有增加編制。過去一些年文物保護主要考慮到“看護”,看住不要被人盜為主,后來隨著一些文物單位相繼對社會開放,隨之而來的是接待、安防方面增加了不少人員,隨著旅游開放,研究保護也得跟上,沒有基礎的研究就無法對社會更好地服務。

      馬玉萍說,目前的文物保護是投入科技的保護和研究,以及合理利用。文物保護的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人員編制沒有明顯變化,保護力量尚且薄弱,個別地方機構尚不健全。(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