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寶雞佛首被盜案告破 4人雇車鑿下佛頭賣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20]
昨日,記者從寶雞市打擊文物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16年前的一樁文物積案——麟游縣慈善寺佛頭被盜案近日告破,參與盜竊佛頭的4人被抓獲,警方正在追查佛頭下落。
麟游縣慈善寺是隋唐時期的宮廷寺院。坐落于九成宮東漆水河南岸,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年間(593-600),唐太宗、唐高宗到武則天時期都有擴建,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時禮佛的宮廷寺院,鼎盛時僧眾多達2000多人。寺內山崖上鑿有多處石窟,現存3大窟19龕造像。
慈善寺石窟的佛像豐滿圓潤,刀法洗練,代表了隋唐時期佛造像的最高藝術水平,它的建筑和雕刻樣式是當時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顯得格外珍貴。1992年被確定為第三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這些珍貴的文物也成為各類不法分子覬覦的對象。
1997年8月26日,麟游縣公安局接到慈善寺工作人員報警,稱寺內一座菩薩造像頭部不翼而飛。之后,警方對現場進行勘查,并提取了現場遺留物。由于當時刑偵技術相對滯后等原因,雖經仔細摸排盤查,但該案一直沒有突破。今年,辦案人員再次將當年的現場遺留物進行技術分析時,取得了突破,一名馮姓男子進入了警方的視線。9月,馮某在家中被抓獲。經審訊,馮某交代了1997年8月,他伙同其他3人前往麟游縣慈善寺盜竊佛頭的犯罪事實。隨后,幾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專案組查明,1997年8月,馮某等4人雇一輛汽車來到麟游縣慈善寺,破壞寺院石窟門鎖進入石窟,用鋼鑿和錘子將一尊菩薩佛像的頭部鑿下后,又順手將佛龕內的6張床板抬上汽車隨后離開。得手后,他們聯系中間人將佛首賣出,在半年時間內佛首被多次轉賣。目前,專案組正全力追查被盜佛首的下落。(記者周艷濤通訊員李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