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唐代摩崖造像面目全非 文物部門擬修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07]
“這些雕像以前還看得到雕刻的樣子,現在有部分已經完全看不清楚了?!边_州市宣漢縣馬渡鄉當地老人潘光明向記者介紹到唐代的摩崖造像說。
素有“四川民歌之鄉”美譽的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有一處始建于唐代的摩崖造像,歷經千年風雨,加之沒有得到及時保護,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較為嚴重。目前,宣漢縣文物部門正抓緊時間編制保護規劃,初步定于明年對摩崖造像進行全面修繕和保護。
獨特摩崖造像面目全非
當地62歲的潘光明老人介紹說,在他小的時候,這些摩崖造像保存得都很好,佛像雕刻技藝精湛,每尊佛像看上去栩栩如生。后來不少佛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加上自然風化和無人專門管理,現在很多石像面目已經模糊,部分石像已經殘缺。
據了解,馬渡鄉摩崖造像共23龕(kān)145尊,造像面積83.64平方米,分布在長9.2米、寬4.1米、厚2.2米的大青石壁四周,其中正面共9龕,從左至右編為1—9號,2、3號龕最具代表性,2號龕長4米、寬2米、深0.8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善跏跌座于須彌座之上,高1.6米,肩寬0.8米,人物均有背光,造像藝術獨具特色。3號龕內呈平頂,長1.2米、寬0.9米、深0.8米,造像5尊,佛高0.7米,高肉髻,主尊結跏跌座于蓮花上。摩崖造像碑文題記年代為唐咸通十二年(公元869年)、宋雍熙四年(公元979年),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2年,馬渡鄉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于目前現狀,宣漢縣文管所向上級單位和部門申請保護好摩崖造像。
擬定明年開始修繕
據宣漢縣文管所副所長袁書洪介紹,2012年,宣漢文管所專門邀請省上文物專家實地考察,大家認為馬渡鄉摩崖造像工藝精湛,雕刻精美,同年,馬渡鄉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馬渡鄉摩崖造像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較為嚴重,特別是7號、8號龕中佛像被徹底毀壞,讓人痛心,摩崖造像修繕保護已經刻不容緩。當地黨委政府也已采取積極措施,一方面加強對周邊群眾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安排附近村民加強看護,以防止新的人為破壞事件發生。
今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寺研究所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對馬渡鄉摩崖造像進行了平面、正(背)立面、側立面、剖面、仰視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測繪,將為后期文物保護提供數據支撐。 袁書洪說:“我們還邀請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編制馬渡鄉摩崖造像保護規劃,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規劃編制,然后撥??顚δρ略煜襁M行修繕?!?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