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碑碑座被盜 系區級文保防范措施不到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8-21]
永定河神祠遺址、僅存的乾隆御制碑碑座被盜。該遺跡是關于永定河災害史的可貴文物,石碑為大興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發現,被盜文物周圍、防范措施均不到位,且北京市文物局官網上,竟連文物地址都搞錯。
事件
一伙人放倒石碑 盜走碑座
上周,民間文物愛好者李先生,在尋訪古跡時發現,永定河神祠遺址的“乾隆御制碑”不見了,疑似被盜。
永定河神祠遺址,位于大興區龐各莊鎮趙村南1公里、永定河左堤下的緩坡處。神祠今已無存,僅存立于祠外的御制石碑。
石碑三面修有擋土墻,現只剩下一塊文保碑,地磚上留有一塊“傷疤”,破口處的碎磚泥土尚新,是石碑原來所在位置。
據當地知情人透露,1個多月前,有一伙人將石碑放倒,偷走了下面的碑座。當地老百姓發現后報警,但為時已晚。隨后,幸存的碑身被文物部門運走。
從文物愛好者提供的資料圖片看,石碑下為方座,上面雕刻龍紋,碑高2.9米、寬0.94米,估計重量在1-2噸,上鐫刻乾隆御筆詩章。
據推斷,盜賊先將石碑放倒在地,再把碑座抬到30多米外的左堤路,最后用機動車運走。
追訪
遺址無任何防盜措施
記者在查詢中發現,北京市文物局官網上,永定河神祠碑地址被錯誤記載為“舊宮鎮毓順莊村”,但通過實地走訪得知正確地址為“龐各莊鎮趙村”。
遺址距村民聚居處較遠,周圍人煙稀少。永定河神祠碑周圍無護欄隔離、無探頭監控、無專人值守。
但在大興區文委官網上的兩條消息卻如此顯示:“今年2月,大興區文物所對區屬文物進行安全大檢查。強調人防、物防、技防,落實文保崗位責任?!?、“今年6月,本市16個區縣的文物所領導,來大興區參觀。各區、縣文物所負責人,對大興區文物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br/>
文物所
今天上午,大興區文物所一名自稱姓紀(音)的男工作人員稱,永定河神祠碑碑座被盜一事已經報案。記者追問案情進展,該男子回答:“無可奉告?!?br/>
該工作人員表示,文物被盜,村、鎮都負有責任。該神祠碑實施屬地管理,有巡視員每個月巡視兩三次。
遺址簡介
永定河神祠遺址,位于大興區龐各莊鎮趙村以南的永定河大堤下,該處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決口,合龍后,清高宗命人建河神祠。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視察永定河時,題御制碑。該碑于1989年被列為縣級(今大興區)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名勝古跡辭典》記載,該碑石是大興人民對“決口”進行過殊死搏斗的唯一見證,也是關于永定河災害史的可貴文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