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炳靈寺大佛維修中發現明代藏文佛經和水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2-27]
文物保護人員在對甘肅炳靈寺大佛實施保護維修時,發現了明代藏文佛經和水晶。
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石勁松25日介紹,發現的佛經位于大佛頂髻部,卷成筒狀用黃布纏裹,從火燒過斷面上零星的藏文字母判斷,這部佛經為藏文經典。另外,在大佛前額正上方的螺髻間,還發現了一枚蛋形天然水晶。
炳靈寺大佛位于炳靈寺石窟第171佛龕內,大佛始建于唐代,之后歷代多有修繕,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塑,高27米,佛頂原有七層閣樓建筑,后毀于戰亂。
石勁松介紹,從時間上判斷,新發現的藏文佛經和水晶都是明代重修時放入,耗資巨大,工藝考究。
炳靈寺石窟位于甘肅省永靖縣城西南35公里的小積石山中,以保存中國石窟最早紀年題記而聞名于世,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之后歷代多有修建。炳靈寺石窟由上寺、下寺和洞溝三部分組成,在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171佛龕內的大佛是炳靈寺石窟的代表作,千百年來,失去閣樓庇護的大佛在風雨侵蝕中變得滿目瘡痍。為保護這一重要文物,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1年6月起對炳靈寺大佛實施保護維修,預計于2013年7月全部結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