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發現4個漢代崖墓 與原有崖墓構成洞穴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2-27]
昨日,記者從江津區文管所獲悉,在鼎山街道長江南岸的支坪防洪堤建設工地,發現4個古石墓。
該石墓位于江津城區鼎山街道高牙村青草碚手爬巖長江南岸的石壁上,據江津區文管所所長張亮介紹,此處原有13個漢代崖墓洞穴,當地人稱之為“蠻子洞”。
據地方史志記載,此處原為一支巴人部落的居住地,后又被另外一支部落占據;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為江陽縣,設置過七門郡;清末時是著名歷史文化名人、聯圣鐘云舫的故鄉。
鼎山街道在實施長江南岸支坪防洪堤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津法規,施工前由重慶市文化遺產保護院考古隊進行了發掘,漢墓磚等文物已被清理收集。
張文亮表示,這次新發現的四個漢代崖墓與原來的13個漢代崖墓構成了江津區最大的漢代長江崖墓洞穴群,構成了一個新的歷史人文景觀?!∮浾?羅永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