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乾隆時期玉璽法國遭拍賣 是否出自圓明園說法不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2-19
      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張中江)據外媒報道,一枚清代乾隆時期的玉璽17日在法國被拍賣。對此,國家文物局新聞官員表態稱,中國一貫反對并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但對于這件玉璽是否來自圓明園,各方說法不一。有專家表示,不排除此事是“有人借機炒作”。

      官方表態反對拍賣 民間協會或采取法律行動

      外媒報道稱,一枚清代乾隆時期的玉璽17日在法國最大的艾德(ARTCURIAL)拍賣行成交,價格為11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05萬元)。據拍賣行資料顯示,這枚玉璽高2厘米,長4.5厘米,整體呈深綠色,上刻有“御書房鑒藏寶”六字。

      中國國家文物局新聞官員就此事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稱,中國“一貫反對并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對于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保留追索權利,希望外國有關機構認真遵守相關國際公約”。

      歐洲保護中國藝術品協會此前曾表示,這枚玉璽是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時強行搶來的,并要求拍賣行撤回拍賣品。若對方執意拍賣,將采取法律行動。

      對于此次拍賣,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國寶工程公益基金(原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也反對拍賣自中國流失的文物,并希望從拍賣會上撤下拍品。

      玉璽是否“出身”圓明園?

      對這枚拍賣玉璽的出處,各方說法不一。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皇城藝術館前館長、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顧問袁山開確認,這枚玉璽是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時流失的。另有從事海外文物研究的人士認為,該璽是清朝皇帝專用的印章,并且只能存放在紫禁城(皇宮)或圓明園等皇帝行宮里。

      法國艾德拍賣行則聲稱,此拍品來自一個法國家族。他們自19世紀末起一直收藏這枚玉璽,并非圓明園流出文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圓明園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種玉璽沒有傳承,“根本不是圓明園的,圓明園玉璽只認殿宇名”。而且“皇帝御書房有很多,這種印章是隨身攜帶的,不屬于固定的哪個園子”。

      他同時認為,這次事件之所以成為熱點報道,“純屬國人瞎炒作”,和拍賣行無關。

      另據著名拍賣師、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濤介紹,拍賣行對于拍品的來歷一般不會做徹底的深刻調查,也沒有必要。只有在需要鑒定真偽的時候,拍賣行才會通過第三方了解相關的證據。

      近年,中國文物成了海外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動輒拍出天價。而一旦貼上“圓明園文物”標簽,價格往往會成倍上漲。

      玉璽來源不明成“污點” 或將流拍?

      對于此次拍賣,有一種說法認為,收藏者顯然沒有合法文件可用于證明玉璽的來歷。而且該璽印被私人收藏后,從未公開展出過。來源和傳承不清,成為這件拍品最大的“污點”。這可以成為法律訴訟的依據,即對其合法來源申請調查和投訴。因此,該印璽極有可能在付款環節出問題,而形成事實上的流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