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柴窯一直處于黑燈狀態 業內稱可通過孔雀藍尋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0-30
      釉色之中,“孔雀藍”有著大多古陶瓷收藏家公認的美麗,那是一抹雨過天晴的色彩。 2004年,一件明代宣德年間的孔雀藍瓷盤以 1238萬元的港幣落槌——小小一塊瓷盤竟能追捧到千萬元的天價,可見其美麗色彩對于收藏界的誘惑力。

      孔雀藍成熟于永宣,在成化、弘治的官窯內上升至登峰造極的高度。明代孔雀藍官窯瓷器,在當時就極為名貴,成功的作品不多?,F在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更是寥若晨星。

      孔雀藍以銅為發色劑

      一提起藍釉,首先會想到鈷料。其實孔雀藍的發色劑并非氧化鈷,而是銅。銅在高溫還原焰下可燒成紅色,在高溫氧化焰中又可以燒成綠色,在低溫窯火中摻了銅元素的釉料還能幻化出孔雀藍色。

      孔雀藍屬低溫釉,瓷胎又一定要高溫燒成,這樣孔雀藍必須要兩次燒成。先將瓷胎用高溫燒成,掛上釉料后再用低溫烘烤一下。明代的窯工能將銅綠燒成如雨過天晴孔雀般的藍色,他們的智慧和付出的勞動不容小覷。所以我們在拍賣行為一件明代孔雀藍的瓷器競標時,考慮投資價值之余,更應看到孔雀藍產生的背后,那段歷史中極為艱辛的、揮汗勞作的窯工。

      孔雀藍也有藏友稱作 “法藍”。大體分為孔雀藍單色釉、孔雀藍青花、孔雀藍混合彩瓷和孔雀藍暗花。最為名貴的為孔雀藍暗花——仿若飛龍在雨過天晴的藍色里游走,那意境是語言無法表達的??兹杆{暗花在永樂宣德時期模印的陽紋多一些,到了成化、弘治又產生了以刀代筆的陰刻圖案。而孔雀藍青花中的青花紋飾由于工藝問題,青花發色往往不艷麗,多數發色發黑,成了孔雀藍黑花,不太討喜。

      通過孔雀藍尋找柴窯

      柴窯,原來立為五大名窯之首。后來不見窯址、不見流傳有序的器物,專家學者便因沒有可靠的實物作為研究對象而鮮有研究。民間相關權威學者則認定,既是真品也處于被懷疑的尷尬狀態。用“黑燈現象”作比,可理解為:柴窯并不是沒有,而是處于黑燈狀態下,暫時發現不了。

      那有沒有照亮柴窯的些許亮光呢?有,那就是孔雀藍。柴窯的顏色在雨過天晴云破處,孔雀藍正是那一抹雨過天晴的色彩。收藏者已經在探索,博物館的有關專家學者如能跟進,通過孔雀藍找到柴窯或許有些希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