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成功復建千年前宋代龍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08]
景德鎮9月7日電 (石衛明 王劍)中新社記者7日從江西省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管理處獲悉,總長約31米的宋代龍窯復建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據陶瓷專家介紹,宋代龍窯是有著重要歷史地位的一種窯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據介紹,龍窯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依一定坡度建筑而成,以斜臥似龍得名。
宋代龍窯燒制出的“青白瓷”白里透青,有“假玉”之稱,是制瓷史上的一次創新。龍窯的昌盛致使景德鎮(時稱昌南,即china的來源)在北宋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至1007年)一躍成為世界制瓷中心,宋真宗因此賜名昌南鎮為“景德鎮”。
國家文博研究員、景德鎮歷代瓷窯復燒專家團團長周榮林7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為重建龍窯,再現宋代青白瓷制作工藝,景德鎮組織了20余人的龍窯復燒專家顧問團,對浮梁縣瑤里龍窯遺址和景德鎮麗陽鄉龍窯遺址進行考察,掌握第一手數據材料,結合歷代歷史文獻,繪制出窯爐圖紙。
“此次復建成功后的龍窯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長約31米,窯爐平均坡度14度。窯身一側設有兩個窯門,兩側上部設有24對直徑0.2m的投柴孔?!睋軜s林介紹,龍窯具有升溫快、降溫快的特點,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因此又有“青瓷搖籃”一說。
據了解,復建后的宋代龍窯將于本月23日首次試燒。10月18日,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期間宋代龍窯將正式點火復燒。(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