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研究稱世界最早陶器出自仙人洞遺址 距今2萬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7-30
      昨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所獲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吳小紅教授和同事張弛教授等日前在美國Science雜志上發表關于文章《中國仙人洞遺址兩萬年陶器》,證實萬年仙人洞陶器出現的時間為2萬年,這是目前世界已發現陶器的最早年代?!霸撗芯渴怯杀本┐髮W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萬年縣文物部門,與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合作進行的?!笔】脊叛芯克L樊昌生說,研究成果為探討現代人行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現和傳播機制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萬年仙人洞先后曾5次發掘

      仙人洞遺址坐落于萬年縣大源鄉境內,地處贛東北石灰巖丘陵地區的一個山間盆地。樊昌生說,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就對遺址有過大規模的發掘,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后來于1999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再次發掘。先后五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動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關注。由于當時學術界普遍認為陶器的發明與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定居生活等有關,而這些活動是伴隨著全新世大暖期的到來而發生的,所以認為陶器最早出現的時間基本上應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同時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來的陶片比較碎小而且珍貴,無法提取里面殘留的有機物進行直接的年代測定。

      中美學者考證萬年仙人洞

      2003年~200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系統采集了碳十四測年樣品,準確把握和記錄出土陶片與測年樣品的地層關系,結合地層沉積微結構分析方法,對玉蟾巖遺址出土的早期陶器進行了系統的年代測定,確定該遺址陶器出現的時間約為距今一萬八千年?;谶@樣的研究積累,2009年,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合作團隊決定對萬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準之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與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在重新清理出來的考古地層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測年樣品和地層微結構樣品,確定碳十四測年樣品與陶片的地層等時關系,證實以前發掘的考古地層是人類活動形成的原生堆積,不存在自然過程或者后期活動的攪擾,所測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層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證實仙人洞遺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萬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發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樊昌生說,當時正處于末次冰期的冰盛期,早期陶器年代的準確測定顛覆了傳統認為陶器是在全新世大暖期來臨后才出現的觀點,為探討現代人應對環境變化的策略以及研究陶器在人類社會發展演化中的作用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一封信引發對仙人洞的發掘

      樊昌生說,早在1961年10月26日,原江西省文化局收到一封反應有關文物線索的群眾來信。寫信的是原江西省委政法部干部龍俊。在信中,龍俊稱,自己在看了電影《生命起源》后,想起在萬年縣陳營區大源鄉源頭村附近有個很大的石頭山,在山上有個天然的大石洞?!斑@個石洞進口處有兩個房門那樣高寬,洞內較寬又平坦,可容納四五百人?!饼埧》Q,其本人原來在當地工作過,到過這個洞內,幾次也沒敢往里走。根據當地群眾說,石壁上有豬等動物形狀,雖然他本人沒細致看過,但不知洞內是否有考古研究的東西。

      “就是這封信引起了我省考古專家的注意?!狈f,獲悉這一線索之后,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立即專門前往察看,并聯系國家文物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出土大量最古老的骨器、石器、割穗蚌器等磨光器具和記事骨標,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和目前人類已知最早的陶器。

      為何會有中美農業考古隊?

      記者注意到,萬年仙人洞的多次考古發掘和研究,除國內考古專家學者外,還有美國考古學者。這次中美合作考古,為什么稱“中美農業考古隊”?對于這一問題,樊昌生說,中方領隊嚴文明教授在中美農業考古隊員首次會議上曾有精辟的闡述:“這次我們將隊伍的名稱冠以‘中美農業考古隊’,之所以加上農業兩個字,就是因為我們此次考察的目的非常明確,力圖為探索稻作農業的起源做些有益的工作?!?br/>
      “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轉變,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這一時期的文化面貌還很模糊,在中國,這類考古學文化遺存發現甚少,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因而探索這一時期不同的文化內涵,尤其是農業的發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個世界級的課題,如果我們這次能找到理想的文化堆積,并有農業遺存,意義將非同一般?!眹牢拿鹘淌谡f。

      據了解,“中美農業考古隊”中方領隊嚴文明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從1958年起長期從事考古教學與研究,并且與田野考古緊密結合起來。美方領隊馬尼士博士是美國著名考古學家,早年曾因主持墨西哥coxcatlan洞穴遺址的發掘,發現了一萬年前人工栽培玉米的遺跡而聞名中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