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破獲系列民間文物被盜案 竊賊曾拜師學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15]
通山縣地處鄂南山區,至今仍保存著一批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然而,這些建筑上的精美石雕成為竊賊的目標。僅去年8月至10月間,當地就發生十余起民間文物被盜案件。昨從通山縣警方獲悉,一個專門盜竊民間文物的盜竊團伙已被端掉。
多個村莊宗祠文物被盜
去年10月,通山縣黃沙鎮柏樹村4組阮氏宗祠的翻修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將一塊雕花石頭門簾重新安在宗祠大門上。這塊石雕門簾是從老宗祠大門上卸下的,寬約1.4米,高約60厘米,做工精美,已有200多年歷史,被重新安裝前,就擱在宗祠旁的空地上。
當月9日清晨,村民們突然發現,石雕門簾不翼而飛,趕忙報警。
據通山縣公安局不完全統計,去年8月至10月間,該縣先后發生13起民間文物被盜案件,失竊的都是各村宗祠的石雕。
學得鑒別術牽頭去盜竊
今年3月29日晚11時許,在通山縣大畈鎮下楊橋橋頭執勤的民警,攔下一輛白色無牌小面包車,司機肖文(化名)和車上3名男子在接受檢查時神色慌張,且車上還裝有大木棍和麻繩。民警隨后將幾人帶回大畈派出所。
經過審問,幾人交代,當夜,他們準備到大畈鎮高坑村去偷一對清朝的石墩(后經鑒定為文物)。此前,他們共作案19起,盜得各類古建石雕20余件,盜竊得手后,再以數千元至萬余元不等的價格賣給文物販子。
據了解,肖文系通山人,有正規的工作,因想“賺外快”,便拜通山人王愛家(化名)為師學習分辨文物。出師后,肖文伙同另外7人開始盜竊石雕。
村民一番教誨感化盜賊
大畈派出所教導員徐唐林介紹,4月23日,民警帶一名嫌疑人到橫石鎮牌樓村一宗祠指認現場,中午,民警和嫌疑人一起在一對七旬老夫妻家吃中飯。雖然嫌疑人身穿囚服,但老人一點不嫌棄,不但將飯送到他手中,還不停給他夾菜。嫌疑人吃了一碗飯后,老人又盛上一碗送到他手中,還教育他“你還年輕,多做好事,不要作壞事啊”。最后嫌疑人哭著吃完了飯。
徐唐林介紹,這名嫌疑人在后期審問中積極配合警方,還多次請求警方快些追回失物,將失物歸還鄉親。
10日,落網的4名嫌疑人已被當地檢察機關批捕。當地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另外4名在逃嫌疑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