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云南農民院里挖出大罐 經鑒定為明玉溪窯產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13



    玉溪窯元青花罐

      首席記者肖宇輝報道 昆明科學檢測驗明玉溪窯元青花大罐,專家評估為本土具有獨特歷史意義的遺存,具有較高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

      近日,張先生帶一只大罐到云南科技檢測中心。經專家目鑒,初步認定是本土玉溪窯元青花大罐。后經X熒光射線能譜儀對瓷瓶胎、釉作雙重檢測,得出結果:“送檢樣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與14世紀中、晚期(元末明初)青花瓷器數據符合較好,屬玉溪窯產品”。檢測結果令張先生喜出望外。

      張先生為玉溪農民,多年前清理自家后院雜土時,鋤頭“鐺”的一聲好像碰到石頭。卻沒想到,鋤頭碰到的不是石頭,而是顏色有些像土罐的東西,張先生找來小鏟子把東西挖出來,原來是一只繪有圖案的罐子。張先生把這個罐子放在家中的主屋里,來往的客人眾說紛紜,弄得張先生也疑惑不已,后經朋友介紹,來到云南科技檢測中心,想要為大罐尋找真相。


      該大罐高21厘米,口徑16厘米,底徑18厘米,重2520克。器型優美,造型古拙敦厚,線條簡單,胎體較厚重,底足修削不細膩,罐身繪有纏枝牡丹紋花紋。纏枝紋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而牡丹則是富貴的象征。此件青花瓷器為元末明初云南玉溪窯的,從視覺效果看層次感分明。因當地窯場所用鈷料中含較多氧化鐵和氧化錳,加上煅燒乏力,導致青花色調呈深藍色和灰色,再上青釉覆蓋加色,部分青花成了灰藍色,這恰好是云南玉溪窯與眾不同的特色。

      中心主任呂志堅介紹,云南最大的兩個瓷窯是玉溪窯和建水窯,前者停燒,后者改燒紫砂陶器并成為中國四大名陶之建水陶。已故學者馮先銘先生將江西景德鎮、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合稱“中國青花瓷器三大產地”。玉溪窯是云南青花最具代表性的窯口,其出現不僅填補了云南古陶瓷研究的一個空白,而且對探索云南瓷器生產的歷史和工藝具有重要意義。田野考古判明玉溪窯發源于宋末元初,至清代仍有燒制,約有600年以上的燒制歷史。

      古時候,該類型大罐若底部有孔,是用來裝骨灰的。而這件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底部無孔,是用來裝五谷做風水罐的。另外,該大罐器型優美,釉色瑩潤,畫工精細,品相完美,為玉溪窯中的精品。其獨特的歷史意義,讓其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