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正覺寺首次對公眾開放 未恢復佛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07]
北京7月6日電(蒲波) 6日,圓明園正覺寺首次對公眾試開放。為表紀念,圓明園管理處特別發行圓明園正覺寺開放首日紀念封,向游客限量發售。
正覺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成。是庚申之劫中圓明三園唯一幸免于難的建筑群,基本完整的有山門、文殊亭、西五佛殿、西轉角房、鼓樓以及天王殿臺基基礎、三圣殿大殿臺基等。
復建后的天王殿是單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建筑面積約202平米。有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和金線大點金龍錦枋心旋子彩畫。
據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郭黛姮介紹,乾隆蓋正覺寺的目的是“興黃教以安蒙古”。正覺寺在圓明園的佛寺中等級很高,是一組很規矩的寺廟,其建筑風格反映儒家思想。
郭黛姮說,正覺寺的山門和西配殿中都保留有乾隆時期的彩畫,是很難得的事情。
“正覺寺的彩畫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和璽彩畫,一種是旋子彩畫,”北京文物局古代建筑設計所高成良介紹到。高成良說,復建建筑是有歷史根據的,參考了同時期承德普寧寺的彩畫。
記者發現,在試開放的正覺寺中沒有佛像,也沒有香爐。郭黛姮解釋到,當年的佛像已經毀掉了,是否需要重設佛像,圓明園管理處還需要向文物局申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