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永年縣發現1500年前北朝將軍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01]
河北省永年縣劉營鄉龍泉村民近日在京深高速公路西側100米處平整遺留土堆時,發現了距今約1500年的北朝時期東魏將軍墓,現場有古殘墓碎磚若干,出土了東魏墓志銘、鎮墓獸、彩色陶俑、鐵劍、瑪瑙珠、玉片、龍首鉤、金戒指等文物共計26件(套)。
據永年縣文保所人員初步考證,墓主人為男性,姓游,名松,字士祥,廣平郡人,生前為北朝東魏天平年間大承相諮議參軍,先祖為周朝虢國、鄶國二國國公,被周天子賜為“游”姓。游松于天平四年離世,年僅47歲,元象元年(公元538年)葬于此處,詔贈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等名位。
此墓原已損壞,從形制上可確定為磚券式結構,上圓下方,高約520厘米,底寬約400厘米,上方覆蓋約100厘米厚的外運山土。出土的文物中彩色陶俑大多通高24厘米,造型有將軍、武士、文官、騎馬樂伎等,栩栩如生,各具形態。墓志銘長80厘米,寬78厘米,厚9厘米,共900余字,詳細介紹了游松的家庭及戎馬一生,是永年縣迄今最早的墓志銘。
文保專家表示,此次出土的文物,對研究北朝政治、軍事、文化,尤其是魏碑體書法以及中華游氏淵源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